交谈五忌
(2016-01-02 11:04:47)
标签:
金正昆交谈五忌人际交往 |
分类: 人际关系 |
交谈
谈话的两大要素:如何说?说什么?
如何说:
比如:说你一定知道,正如你所知道的一样,而不说你知道吗?
1.谈话时要注意礼让对方,不要抢话
老师,长辈问问题,除了必答的问题外,不妨不答。面含微笑,做洗耳恭听,思考状。
2.少说多听。
地位越低的人,话才越多。一个人的年龄和地位是和他说话的量成反比的。言多必失。话多了,可能喧宾夺主;当别人不感兴趣时,就不要再说了。
交谈5忌:
1.
不打断对方
2.
不补充对方
一个真正懂得交往艺术的人,是给对方表现机会的人,而不是努力表现自我。
3.
不纠正对方。
不要随便对对方的是非进行判断。很多事,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都是对的。一个真正有涵养的人,要宽容,不随便去判断别人的是非。不逞强好胜,不要显示自己比别人懂得多。不随便纠正对方,不对别人的是非进行判断,
除了那些大是大非的问题,比如党纪国法、人格国格、
4.
不质疑对方,即不抬杠,不当众怀疑对方
5.
不要独占讲坛,要交谈。
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的方法很简单——主动给对方“社交好处”,让他感到满足和开心。
常见的社交好处有四种,分别是:欣赏、共同点、鼓舞和启发。
欣赏:适时夸赞对方,让对方知道你理解并尊重他的优点。
共同点:找到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给予对方归属感。
鼓舞:投入自己的情绪和状态,让对方能感觉到你对话题很感兴趣。
启发:通过交流,让对方有所收获。
有两类话题尽量不要提:一类是涉及宗教、政治等敏感问题;另一类是关于自己的繁琐小事。前者过于严肃,容易触及原则;后者过于私密,会让人感到无聊
8.
9.
交谈要懂得与人合作
1.表情要合作;2.动作要合作;3.话题要合作。
提高自己在交谈中的素质
1,交谈中要泰然自若,神态自如
2,说话的声调要低一点;说话速度要慢一点
3,话要让对方听懂(尽量不要用过分专业的词汇;讲对方听得懂的那种语言)
4,语言要礼貌
第十一集
交谈的内容
交谈的内容(有所为,有所不为)
6不谈:
1.
不能选择格调错误的内容(不能非议自己的祖国,民族,党,政府,现存的社会规范
2.
不能涉及别人的隐私问题(关心有度,交谈有度)
A,
不谈收入,或相关问题(比如有无私家车啊?);B,
不谈年纪龄C,
不谈婚姻家庭D,
不谈健康状态;E,
不问个人经历(英雄不问出处)(不谈学历,不谈从业经验);
F,
对外国人,不问政治和宗教信仰,不问“现在忙什么呢,不问”“家住何处”、、谈与不谈也看对象
3.
不能涉及国家秘密和行业秘密
4.
不能随便非议交往对象(客不责主)
5.
不允许在背后议论他人。(在外人面前不要说自己的老师,同学,朋友,同事的不好)
6.
庸俗低级的问题
谈什么?社交四宜谈:
1.
双方拟定的话题;2.
最好选择格调高雅的话题;3.
轻松愉快的话题
4.
对方所擅长的话题(给对方一个表现机会,显得自己谦虚,虚心学习,少说话减少失误机会
第十二集
拜访
拜会,聚会,宴会,舞会
为客之道:客随主便,
1.
有约在先(约定时间,到达时间、停留时间;约定地点;约定人数;约定主题;如约而至)
2.
上门守礼(快到时,提前通知;准点;问候致礼;按照对方要求做)
问候人:问候拜访对象,问候对方的家人,问候对方家里在场的其他客人,
3
4.
告退:适时告退,告别时要向在场的人致意问候,说走就走,远到的客人回家后给主人打个电话报平安
第十三集
待客
待客之道:主随客便
1.
认真安排
(搞好环境卫生,准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待客和基本物品的考虑,膳食安排)
2.
迎来送往
(迎候客人,早于客人5min前到现场,施礼问候,)
后人走的时候,至少送到门口,可能的话送到电梯口或大门口,车站,机场
要送还要道别,握手
座次:面门为上,两人并排国际惯例右为上,以远为上,居中为上
多准备几种饮料,如果知道客人喜欢什么,就尽可能准备好;注意上茶、饮料的顺序(先宾后主,先长后幼,先女后男,
)
3
A
第14集
打电话
拨打电话
1.
通话的时间和时机
节假日一般不打电话,早6点前,晚9点后不要打
约好几点打要守时。
2.
通话时间长度
长话短说,废话少说,没话不说。
通话三分钟原则
3.
通话内容要规范
A,
问候对方。你好;B,
自报家门;C,
所为何事;D,
道别语,再见
4.
通话时态度要得体
A,
语气要平和,不要咄咄逼人;B,
说话语速要适当放慢;C,
说话声音不宜过高(可以适当的问一句“你听的清楚吗”);D,
不要嘴里含别的东西
E,
如果电话掉线,拨打者主动打过去(声明一下,不好意思,刚才电话掉线了)
接听电话注意事项
1.
接听要及时(铃响不过三声)接电话不及时“抱歉,让你久等了”
2.
应对要得体。
要讲礼貌用语,要自报家门。录音电话只报号码,不报姓名。(你好,这里是23456,主人外出,有事请留言,谢谢)
接到的电话,如果对方要找的人不在,先要告诉对方你找的人不在,再问对方“来系何人,所谓何事”
3.
代接代传电话时
作必要的记录(打电话的是谁,单位,号码,需要回复不,回复电话是多少?需要什么时候回复,你接电话是什么时候,他通话的要点有几条,)接完后问“先生,我刚才记录了一下,你看是不是这几个要点?”
打电话谁先挂:地位高者先挂;地位相近的,打电话的先挂
手机礼仪
1.
使用手机不能影响别人(必要时关机,而且要当众关机,告诉对方“不好意思,我先把电话关了”)
2.
要注意安全(比如:驾驶时不能接听电话,飞机上关机,加油站,医院不使用手机)
3.
安全,不用手机谈涉及国家机密,行业机密的问题;不要随便借用别人的手机
4.
要放置到位(正式场合,放在随身携带的手袋里)
第十五集
书信
书信是不可替代的
1.
易于保存
2.
传递情感(附加因素:信封,信纸)
3.
一封好的信,是艺术品,它有情感,文字,书法,内容
信文的写作:尽可能真实,认真,准确的交流信息
信文的格式:
1.
2.
3.
a,
结束语,
b,
祝福语, 顺祝(空格写)
秋安!(顶格写)
c,
附问语(顺问你的爸爸妈妈好)
d,
落款语(eg,儿子××谨上),日期(年月日)
e,
补叙语(最好别有 ,别太长,落款以后单独成行)
写信的5c原则:
1.
礼貌 清晰clear
简洁concise 完整(你今年5月2号的来信我收到了)
书写正确
收信的注意事项
收到即复,认真阅读,别人托付的事情,能办就办,不能办也要及时回复。 尊重发信人,对他信中所谈的内容不要对公众散播。 私人信件,未经对方允许,不得传阅,传播或公开发表
第十七集礼品
社交相见5要素:称呼,介绍,握手行礼,名片使用,交谈
私人交往3要素:宴请,互赠礼品,文娱活动
如何选择礼品
1.
纪念性,不以价格取胜,以友情纪念为重2.独特性(比如:对方生日那天的报纸的复印件)
3.
对象性;4.
便携性;5.
时尚性
社交七不送
1、 有碍社会公德和社会规范;2、过分昂贵的礼品;3.不送破旧物品;4.有悖对方民族习俗和宗教禁忌的物品;5.有违对方个人习惯的物品;6.与对方身体健康有关的,比如烟酒,药品
,营养品;7.不送带有明显广告标志的物品。
赠送礼品的时机和场合
1.
到别人家作客,进门之初赠送礼品。
2.
主人送礼品,告别宴会上,或临行前夜,到对方下榻的宾馆
3.
因公交往的礼品,办公地点送;因私交往的礼品,私人居所送
赠送礼品要注意的事项:
1.
要郑重其事(先说我为你带了件礼品,再说赠送礼品的原因,祝贺你们婚姻美满,)
2.
谁出面赠送很重要,可能的情况,由在场的地位最高者亲赠
3.
赠送时要作具体的说明,要把礼品的产地,特征,功能,用法
(人际沟通,既要了解别人,更要被别人了解)
送前,说一下,这个礼品是我精心为你选择的,我斟酌再三,觉得这个礼品送给你更合适
4.
礼品拿出来,双手递给对方
5.
送给国际友人的东西,要加以包装
接受礼品的注意事项:
落落大方;表现欣赏;当场表示感谢,必要时握手致谢;学会拒绝,学会说不
(金正昆)
2、不随意补充对方,在适当的时候尊重对方的观点、兴趣.
不逞强好胜,不要显示自己比别人懂得多。不随便纠正对方,不对别人的是非进行判断,
除了那些大是大非的问题,比如党纪国法、人格国格、
很多事情,因人站的角度不一样,想。很多事情,因人站的角度不一样,想的事情不一样,很难谈上孰是孰非。
3、不质疑对方,俗称不抬杠。这样会导致对方不满意,不高兴。
谈谈论某个话题的时候,即使是对方的观点错了,不要直接论某个话题的时候,即使是对方的观点错了,不要直接说说你错了你错了之类的话。
4、不挖苦讽刺对方,不轻易非议第三方、
所谓挖苦,就是在交谈中使用尖酸刻薄的话,去讥笑嘲弄对方。或跟他人开过了头的玩笑,均是失礼之举。失礼之举。
5、在谈话中,注意手势不要过大、手舞足蹈,表情也不要过于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