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吐鲁番(六十九)众多佛寺遗址和塔林叙说佛城交河兴衰
http://s2/mw690/004kAcP0zy6TDtT0vBva1&690
交河故城南部佛寺
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文化传播之路。世界上许多古代宗教就是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丝路明珠吐鲁番作为古代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世界古代宗教的荟萃之地。像佛教、袄教、摩尼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先后通过丝绸之路来到这里,有些宗教退出历史的大舞台,有的则流传到了今天。在所有的古代宗教中,传入吐鲁番时间最早、历史最为悠久遗存最多的就是佛教。早在西汉时期佛教就已传到这里,从佛教石窟壁画脍炙人口闻名与世的帕孜克里克、土峪沟等千佛洞与交河近在咫尺,隔河相望的雅尔乃孜千佛洞,在当时也曾是交河僧众们诵经礼拜的地方,还有那密密麻麻、遍布交河全城大大小小的佛教寺院遗址,风格独具、西域罕见的佛塔林,精美的佛教壁画和回鹘文佛教经典残卷以及那些鲜为人知新近发现的地下寺院壁画和珍贵的舍利子奠定了交河故城在新疆、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应该说交河故城是佛教及其艺术的集大成者,是名副其实的佛城。
http://s8/mw690/004kAcP0zy6TDtTEg0n27&690
交河古城南部佛寺
交河故城寺院区位于中央大道以西,居住区以北区域,占城区三分之二以上面积。遗存以佛教寺院为主,包括佛殿(堂)、佛塔、佛坛、僧房等建筑类型,共80余处。建筑技法以版筑垛泥法为主,兼有“压地起凸法”、夯筑法等其它方法。
http://s13/mw690/004kAcP0zy6TDtTp4XGcc&690
交河古城南部佛寺及周边建筑遗存
南部佛寺位于佛寺区南段,中央大道的南端点,与道北的中央大塔相对,为洞窟式佛寺。四外观为一座方形覆斗顶生土台,边长17—20米,高7米。北壁正中为主洞,洞两壁上开侧室,东侧一个,西侧两个,侧室开凿年代晚于主室。西、南、东三壁开小型洞窟,现存7个。
http://s9/mw690/004kAcP0zy6TDtU2jK888&690
交河故城中央大塔
中央大塔位于中央大道的西北端,居寺院区的中心,坐北朝南,方形中空式,边长13.6米,高8.5米。遗存包括塔基、塔身和月台。塔基方形,高约4米,生土筑造。塔身单层中空,中部为夯筑,顶部土坯砌筑,平面较塔基各边内缩1.3—1.95米。塔室面宽7.5米,进深4.5米,南向开门,内部三侧各有生土台座。塔前月台的平面呈梯形,南段正中有踏步。
http://s2/mw690/004kAcP0zy6TDtT7vG181&690
交河故城中央大塔背面
http://s16/mw690/004kAcP0zy6TDtTMVHxff&690
交河故城大佛寺大门正对中央大道
交河古城大寺院位于中央大道北端,寺院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88米,宽约59米,其主体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院门向南偏东,寺院主殿基平面呈凸字形,殿基凸出部分为前厦,沿殿基前厦西墙有土阶梯。可以由此上至屋顶,厦前的月台做东西两阶,墙是有版筑泥法筑起的,表面抹着草抹泥的墙皮,殿中央是一个夯土筑成的塔柱,塔柱的须弥座高1.1米,坐上四面开龛,龛内泥塑佛像已被风沙剥露,彩绘壁画也已经剥落。殿左右到院墙之间用版筑泥墙隔成若干小室,沿着院墙东西南都有廊庑建筑,相邻的房间在隔墙上有门相通,西南两面廊庑鞠向院中开门,东墙开有五个门,原院墙外面的建筑相通。院中有相对的两个土台基,可能是原来钟楼和鼓楼的遗址。主殿前有一口水井,寺院地面上散布有许多瓦片,还发现一片莲花纹瓦当,这是城中唯一使用瓦的建筑。
http://s6/mw690/004kAcP0zy6TDtTTTq585&690
交河故城大佛寺大殿
http://s5/mw690/004kAcP0zy6TDtTU9so54&690
交河故城大佛寺大殿中的塔柱和佛龛
http://s16/mw690/004kAcP0zy6TDtUiaD52f&690
大佛寺中的建筑遗存
http://s5/mw690/004kAcP0zy6TDtUpMIkd4&690
大佛寺一隅
http://s16/mw690/004kAcP0zy6TDtUBHlBdf&690
交河故城西北佛寺
出了佛教大寺院,沿着红砖甬道前行,在西北角不远的地方,就是西北佛寺,西北佛寺始建于公元五世纪,9—10世纪改建,寺院为正方形,边长21.16米,四门南开。主殿位于寺院后部,殿前正方形月台。寺院东西两侧为厢房遗址,厢房与主殿间为回廊。寺院左右和后墙保存有厢房屋顶的发券墙。与柏孜克里克石窟第十五窟、二十窟和吐峪沟石窟以及高昌回鶻时期的寺院相似。
http://s6/mw690/004kAcP0zy6TDtTfszza5&690
佛寺中的建筑遗存
http://s8/mw690/004kAcP0zy6TDtUDqfB17&690
佛寺中的建筑遗存
http://s14/mw690/004kAcP0zy6TDtVi5f75d&690
远眺东北佛寺
东北佛寺位于大佛寺的东北处,寺院朝南,为前殿后院式,由门前双塔柱、入寺通道、主殿院落及别院组成,双塔柱立于入寺通道的起始端,边长约2.8米,高3米,相距5.5米。自两塔柱至主殿院落间宽16.5米,长约51米的通道,两侧为护墙,残高1.2米.主殿位于院落入口处,正中开门,面宽9.7米,进深16.7米,后壁正中开一门,通向后部庭院.主殿中央偏北有方形塔柱,高1.8米.主殿东侧为廊道,西侧为房屋遗址,寺院主体的东侧有别院。
http://s9/mw690/004kAcP0zy6TDtVx0mc88&690
东北佛寺门前的双塔柱
http://s10/mw690/004kAcP0zy6TDtV8F7349&690
东北佛寺及门前的双塔柱
http://s13/mw690/004kAcP0zy6TDtUTGyM7c&690
东北佛寺
http://s11/mw690/004kAcP0zy6TDtUU25Ica&690
东北佛寺正殿中的塔柱
http://s16/mw690/004kAcP0zy6TDtVF0m33f&690
交河故城中塔林
塔林位于佛寺区的北部,距东北佛寺北墙120米,与东北佛寺方形塔柱在同一轴线上,塔林四周有围墙,院落呈方形,正面朝南,边长85米,院内有101座佛塔。分为四个区,每区有25座,正中为金刚宝座式主塔,边长9.7米,残高8米,仿印度佛陀伽耶大塔形制。塔林始建于公元五世纪,为交河故城僧人的灵塔群,遗址曾经出土有骨灰陶罐。
http://s14/mw690/004kAcP0zy6TDtVi5f75d&690
地下寺院位于交河故城西北的墓葬区,1994年6—8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交河故城考古队发掘,地下寺院包括:佛堂、西、北僧房、西北龛室和阶梯。目前地下寺院还不对外开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