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吐鲁番(五十六)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艺术欣赏

(2015-05-26 01:57:16)
标签:

走进吐鲁番(五十六)

吐鲁番

大美新疆

旅游

分类: 大美新疆之走进吐鲁番

走进吐鲁番(五十六)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艺术欣赏

 

 

 

 



http://s9/mw690/004kAcP0zy6SytEhNlSe8&690


    千佛洞,又叫"石窟""石窟寺",是僧徒和善男信女们在山崖石壁上开凿的礼圣拜佛的佛教寺院.每处寺院,有少则几个,多则上百个洞窟,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吐鲁番的千佛洞最早出现于3世纪,比敦煌、龙门、云岗石窟为早,最晚至宋元,其中隋唐洞窟最多。

http://s12/mw690/004kAcP0zy6SytEjTPd0b&690

    吐鲁番的石窟寺群多达十余处,合称高昌石窟,和新疆的龟兹石窟,以敦煌石窟、云岗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中原石窟,及印度最大的石窟遗址阿旃陀石窟齐名,高昌石窟是世界佛教石窟艺术的四支代表之一。柏孜克里克石窟是高昌石窟中现存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它曾经是高昌回鹘国的王家寺院。
http://s16/mw690/004kAcP0zy6SytEmCl15f&690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经历了形成——繁荣——衰落的过程。第1718两窟,为公元67世纪南北朝后期开凿的。第16号窟凿于中唐。第20号窟壁画,绘制有回鹘高昌王和王后的图象。第33窟后壁,有一幅表现佛涅槃后众弟子默立举哀的致意图。第38窟,是反映古代摩尼教生活情景的洞窟。第51号窟,建于回鹘高昌时期。第69窟,是第20号窟的窟中之窟。第8283号窟,是公元10--11世纪高昌回鹘王国强大时期,专为佛寺高僧修建的小型纪念窟。

http://s11/mw690/004kAcP0zy6SytEzaHgea&690

    柏孜克里克石窟群始凿于麴氏高昌国〔499640年〕时期。其中182948号洞窟属于这一时期。18号洞窟为中心柱式大型洞窟,是该窟群现存能看清壁画内内容最早的一洞窟,前室及甬道和隧道下部在高昌回鹘国前期重新修绘,仅隧道上部和顶部完整地保存了早期壁画内容,即绘斗四式平基图案,侧壁绘着圆领通肩式袈裟的千佛,两手在腹前相握的手势有别,顶部和侧壁交界以写实的手法,仿木结构绘出檩、枋等形象逼真。

http://s7/mw690/004kAcP0zy6SytEFvcGa6&690

    在历经了麴氏高昌王国的发展之后,柏孜克里克在唐西州时期名叫“宁戎寺”,是新疆地区重要的佛寺中心,久负胜名。北庭大都护杨袭古曾重修寺院,从这一事实说明,柏孜克里克石窟在当时已发展成为西庭地区的一处佛教圣地。属于这时期的洞窟有16172527314269号窟。以上洞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十一世纪以后重新修绘的,这一时期壁画题材主要是发源于中原地区的大型经变画。盛唐的新画风进入了高昌石窟,将用线造型的艺术技巧推向高峰,画面线条简洁流畅,刚劲有力,寥寥数笔,形神兼备

http://s6/mw690/004kAcP0zy6SytEJnRr45&690
    高昌回鹘国时期,宁戎寺成为王家寺院,历代高昌王大都在此建有洞窟。柏孜克里克石窟以高昌回鹘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属于这一时期比较典型的洞窟有1420313339 4182等窟。壁画题材比以前更丰富,有诸佛,千资百态的各种菩萨像、大型经变画、说法图、千佛洞、供养菩萨行列,天龙八部、四大天王像、供养人和供养比丘像及各种装饰图案,并出现了反映释尊前生无数世诚心供佛,终于自身成佛的本生因缘故事,塑绘结合的“鹿野苑初转法”以及密都诸题材。

http://s7/mw690/004kAcP0zy6SytEMTm616&690

    珍贵的宋代金箔包装纸。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清理8283号洞窟时,在废墟中发现一件金箔包装纸,上面留有墨色印记,说金箔的销售店址是宋代杭州泰和楼大街南,坐西向东,专门制作销售佛经诸般金箔,希望主顾购买时辨认不误,以免上当。这件金箔包装纸说明在公元11、12世纪,高昌回纥王国与宋王朝有着相当的经济贸易往来,最远处直达东海之滨。

http://s15/mw690/004kAcP0zy6SytEV0vA3e&690

      很多洞窟美的两则洞壁和洞顶都是以上的佛像,佛像的面部都是贴金的,在后遭到破坏时,刮去金箔,又刷上了一层泥浆。

http://s13/mw690/004kAcP0zy6SytFuAMIdc&690



http://s5/mw690/004kAcP0zy6SytU7tf644&690



http://s9/mw690/004kAcP0zy6SytUbr5Kd8&690



http://s14/mw690/004kAcP0zy6SytU8owJ6d&690



http://s1/mw690/004kAcP0zy6SytUkkuI80&690



http://s1/mw690/004kAcP0zy6SytUg3CM50&690



http://s5/mw690/004kAcP0zy6SytUmDsw34&690

                                     33窟后壁,佛涅槃后众弟子默立举哀的致意图

http://s6/mw690/004kAcP0zy6SytUqlfva5&690



http://s2/mw690/004kAcP0zy6SytUuOuBa1&690



http://s10/mw690/004kAcP0zy6SytUyuFjc9&690



http://s1/mw690/004kAcP0zy6SytXjG9ie0&690



http://s16/mw690/004kAcP0zy6SytZCzaTaf&690

http://s4/mw690/004kAcP0zy6Syu0g16Xf3&690

                                                                                                                本博文文字根据《吐鲁番ABC》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