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哈密(二十二)清代 巴里坤粮仓

(2014-10-31 08:26:11)
标签:

走进哈密(二十二)

新疆巴里坤

大美新疆

旅游

分类: 大美新疆之走进哈密

走进哈密(二十二)清代 巴里坤粮仓

 

 

 

http://s13/mw690/004kAcP0gy6NeJyE8MY3c&690巴里坤粮仓" TITLE="走进哈密(二十二)清代 巴里坤粮仓" />
清代粮仓大门,对联为:满仓屯垦卓绝诗、一幅辛勤耕作画

http://s16/mw690/004kAcP0gy6NeJwa6yH8f&690巴里坤粮仓" TITLE="走进哈密(二十二)清代 巴里坤粮仓" />
    巴里坤清代粮仓位于巴里坤县城粮食局院内,是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政府拨专款修建,共八栋24间,粮仓为土木结构,仓顶设通风楼,墙壁极厚,舱内地面用厚木板铺设,防潮隔热,粮食不易霉变,每栋仓房长6.5丈,宽3.4丈,高1.8丈,仓容6000石。总仓容4.8万石。

http://s10/mw690/004kAcP0gy6NeJwuDr399&690巴里坤粮仓" TITLE="走进哈密(二十二)清代 巴里坤粮仓" />

http://s7/mw690/004kAcP0gy6NeJutkREa6&690巴里坤粮仓" TITLE="走进哈密(二十二)清代 巴里坤粮仓" />
    巴里坤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统治者都在这里修筑城池,驻扎军队来保卫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为了解决粮草的供应。由汉唐至清,中央政府曾多次在巴里坤屯垦戍边。清代是新中国成立前在新疆屯田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效益最显著的时期。康熙五十五年(1716)清军在肖家沟驻兵500人,从事屯田活动。乾隆年间规模最大,屯垦的形式有兵屯、旗屯、犯屯、商屯、户屯。
http://s2/mw690/004kAcP0gy6NeJwiU8hb1&690巴里坤粮仓" TITLE="走进哈密(二十二)清代 巴里坤粮仓" />
    据《巴里坤县志》记载,乾隆24年至37年间,巴里坤屯田规模不断扩大,粮食连年丰收,乾隆38年(1773年),巴里坤屯田面积达到88890亩,粮价之低,在当时全国少有。清政府为了储备粮食和稳定粮价,从国库拿出银两购买粮食储存。为解决粮食贮藏问题,乾隆三十八年,清政府拨付专资在汉城南街建成常平仓8座。
http://s1/mw690/004kAcP0gy6NeJuDK0gd0&690巴里坤粮仓" TITLE="走进哈密(二十二)清代 巴里坤粮仓" />

http://s14/mw690/004kAcP0gy6NeJuOUTX1d&690巴里坤粮仓" TITLE="走进哈密(二十二)清代 巴里坤粮仓" />

http://s4/mw690/004kAcP0gy6NeJuXoqL43&690巴里坤粮仓" TITLE="走进哈密(二十二)清代 巴里坤粮仓" />

http://s11/mw690/004kAcP0gy6NeJv61Cy7a&690巴里坤粮仓" TITLE="走进哈密(二十二)清代 巴里坤粮仓" />

http://s2/mw690/004kAcP0gy6NeJvgUBXe1&690巴里坤粮仓" TITLE="走进哈密(二十二)清代 巴里坤粮仓" />

http://s16/mw690/004kAcP0gy6NeJvrgLB3f&690巴里坤粮仓" TITLE="走进哈密(二十二)清代 巴里坤粮仓" />

http://s4/mw690/004kAcP0gy6NeJvBF07d3&690巴里坤粮仓" TITLE="走进哈密(二十二)清代 巴里坤粮仓" />

http://s7/mw690/004kAcP0gy6NeJvU7Pw26&690巴里坤粮仓" TITLE="走进哈密(二十二)清代 巴里坤粮仓" />

http://s7/mw690/004kAcP0gy6NeJtOL8W86&690巴里坤粮仓" TITLE="走进哈密(二十二)清代 巴里坤粮仓" />

http://s7/mw690/004kAcP0gy6NeJxyINo06&690巴里坤粮仓" TITLE="走进哈密(二十二)清代 巴里坤粮仓" />

http://s14/mw690/004kAcP0gy6NeJvLJcVad&690巴里坤粮仓" TITLE="走进哈密(二十二)清代 巴里坤粮仓" />
    廒神庙之中供奉着廒神,在古代粮仓称作“廒”,因而廒神在有的地方称作仓神。廒神的主要作用是防鼠。这老鼠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老鼠,另一类“老鼠”,则是指贪官污吏。为了让看守的人能够恪守职责不做“硕鼠”,人们九想出请神监督的法子来,这大概就是廒神的来历吧。
http://s9/mw690/004kAcP0gy6NeJuaWKY38&690巴里坤粮仓" TITLE="走进哈密(二十二)清代 巴里坤粮仓" />

http://s1/mw690/004kAcP0gy6NeJulkB2e0&690巴里坤粮仓" TITLE="走进哈密(二十二)清代 巴里坤粮仓" />
    在清·韶公《燕京旧俗志·岁令篇·添仓》中,关于旧京官仓和粮商所奉仓神的介绍是:“相传仓神为西汉开国元勋韩信,俗称韩王爷,不知何所根据而然。其神像系一青年英俊者,王盔龙袍,颇具雍容华贵之像。神前旗伞执事等类甚多,尚有配享之神四尊:一老者,两壮者,据称为掌管升斗之神;另有一面目狞恶者,则系为流年星宿中之大耗星君,所以配享此君者,系掌管仓中之耗子起见”。可见廒神就是韩信的化身; 一种说法是,清代州县粮仓常建有仓神庙,他们供奉的仓神是萧何,清·管同《因寄轩文初集》卷七《德州廒神庙碑》就有所记载,因萧何在楚汉战争中以宰相之职留守关中,向前方督送士卒粮饷源源不绝,因而明朝的粮仓也有奉萧何为仓神的。(本博文资料根据巴里坤哈萨克县县志,网络资料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