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塔城(三十九)巴克图口岸

巴克图口岸国门
巴克图口岸位于新疆塔城市西12千米的中哈边境,由国家二级口岸公路直达。地处东经82°48',北纬46°41',海拔460~480米。巴克图口岸对面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哈州。从巴克图口岸入境至塔城市17公里,至乌鲁木齐市621公里;出境至哈方巴克特口岸800米,至马坎赤市60公里,至乌尔加尔机场110公里,至阿亚库斯车站250公里。

国门旁的界碑
巴克图口岸面积1平方公里,海拔460米-480米,四周地势平坦,水草茂盛,年平均气温5.4-6.5℃,最高气温38.3℃,无霜期114天。夏季温差大,日暑夜凉,冬季不十分寒冷,冬暖夏凉。


守卫在国门旁的草原石人
早在18世纪末,中国和沙俄双方边民就在此开始贸易往来,后来成为我国与沙俄和欧洲各国进行贸易的一个较大口岸。
1851年,清朝政府与沙俄签订的《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标志着塔城对俄
(苏)官方贸易的正式开始。
巴克图口岸已有200年通商历史,是中国西部通往中亚及欧洲的交通要道,光绪三十三年,塔城已有俄商(号、行)291户、3840人,与俄商务大增,洋行林立。

国境线上的草原
由于中苏关系的原因,巴克图口岸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和上世纪60年代曾经短暂关闭,

草原中的界碑

1989年,国家批准塔城市为开放城市,1990年10月20日,巴克图口岸临时恢复过货。沉寂了30年的巴克图口岸开始逐步恢复了生机。1992年,塔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沿边进一步开放城市,巴克图口岸正式对外开放。1994年3月14日,被国家批准为一类口岸;1995年口岸各项设施建设完备,7月1日,口岸正式宣布对第三国开放,成为新疆三个向第三国开放的一类口岸(霍尔果斯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巴克图口岸)之一。

巴克图口岸一拍照的游客

休闲长廊

驶入国门的货车



边境线上的界碑

接受检查的国际客运班车
1993年、1994年,分别开通了塔城市至哈萨克斯坦阿亚古兹市和乌斯季卡缅市的国际客运班车。
巴克图口岸是新疆首个边民互市贸易区中采取“三日免签”管理的试点口岸,2012年7月首批哈国“三日免签”互市团队通过巴克图口岸到塔城市旅游购物,“三日免签”试点政策实施以来,塔城市入境旅游业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古老的口岸、神圣的国门、“158号界碑”及“伟人山”等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截止4月底,共接待哈国免签入境互市团队135个。目前,塔城市正在积极申请中国公民“三日免签”经巴克图口岸出境旅游工作。

口岸大门
巴克图口岸向西辐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8个州、10个工业城市,距离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不到1000公里、东哈州首府乌斯季卡缅400公里、对面的乌尔加尔县110公里,出口岸西行250公里,就到了独联体吐西铁路枢纽——哈萨克斯坦的阿亚古兹市火车站。优越的通商条件,使巴克图口岸成为目前我国连接俄罗斯及中亚各国最便捷的口岸,被誉为“准噶尔门户”、“中亚商贸走廊”。

远眺哈方口岸

哈萨克斯坦边境口岸

哈方瞭望塔

远眺哈方村庄
本文资料来源于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