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村龙川— 徽 商 胡 炳 衡 故 居

标签:
历史文化名村龙川—徽徽风皖韵安徽绩溪旅游 |
分类: 徽风皖韵 |
历史文化名村龙川— 徽 商 胡 炳 衡 故 居
明代万历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中说过,“商贾之称雄者,江南则称徽州,江北则称山右。”可见,安徽的徽商与山西的晋商在明代初年,就已成为“称雄”于我国流通领域的两大商帮。
徽州人外出经商,始于晋代,至明代初就已形成人数众多、势力强大、规模显赫的商帮队伍。明朝人王世贞曾经以“徽俗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来概括,来形容徽州人热衷商贾的风俗。意思是徽州十个人中有七个在外地经商。绩溪徽商,兴起于明代中叶,所营行业计有十数种。他们的足迹遍及国内百余市镇。据建国前的近百年统计,其中旅外经营的茶号达130余家,约占绩溪旅外商号总数的十分之一。
你们看这桌上的摆设,一眼就能看出这家主人的心态,东边摆放着花瓶,取平安的“平”字意思,西边摆放着镜子,取安静的“静”的意思。这两件东西合起来就是“东瓶西镜”,也就是取“平静”的意思。有的中间摆放着钟,就是“终身平静”的意思。这是徽州儒商的思想,也是胡家一贯以来的思想。做人脚踏实地,做事一丝不苟,不张扬,不跋扈,不显山露水,今天身居高端的总书一贯低调,推行亲民善民的政策,这与胡家祖先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东边是主人坐的,叫“做东”,西边是客人坐的,叫“稀客”。
光绪初年,允源病逝于大坑口家中。树铭遵照父亲生前教诲,苦心经营,节俭度日,终使店事兴隆如初。树铭不仅勤守店业,还不遗余力地供养在大坑口的四个儿子读书,其中有炳衡等三人中了秀才。树铭便将炳衡及其兄炳华从大坑口携往苏北的胡氏茶号学习店务。
民国十三年(1924年)前后,炳华、炳衡相继去世,他们的妻子毅然担当起祖传店业的经营。妯娌二人同艰共苦,荣辱相依,重金聘请经理,大胆调整人事,苦度难关,终使五丬茶号经营日渐兴旺。
http://s13/mw690/004kAcP0zy6HLr0SmXqec&690徽
http://s10/mw690/004kAcP0zy6HLr5xNi149&690徽
http://s13/mw690/004kAcP0zy6HLr0W5B21c&690徽
http://s16/mw690/004kAcP0zy6HLr10hn9cf&690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