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南岳天柱山—皖公神像

(2014-03-08 13:11:26)
标签:

天柱山—皖公神像

徽风皖韵

安徽安庆

旅游

分类: 徽风皖韵

古南岳天柱山—皖公神像

    天柱山又称皖公山、皖山,皖公、皖山。皖公,安徽之祖、春秋时期皖国的仁慈君主、皖山皖水皖地皖人皖城、安徽简称“皖”的由来。山上有两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皖公神像”与“皖省地图”。在天柱山风景区西关神秘谷入口处,有一樽石像,人们尊称为“皖公神像”。康熙60年安庆知府张凯在安庆府志上记载“大夫皖伯,史逸其姓氏,称为周大夫云,周封大夫于皖,而皖之名始著。大夫则周之贤者也,是以得封于皖。其在皖志,逸其政绩,然皖山之阳有庙焉,五尺童子莫不知为皖伯庙,加礼敬焉,无政与惠,而有是乎。不贤与才,而有是乎,可以占皖伯矣。” 《古今图书集成》卷86·《山川典》引《潜山县志》:“周大夫皖伯,史逸其姓氏,故只称为周大夫,周封大夫于皖,而皖之名始著”。春秋时期,周文王在潜山县天柱山一带册封过一个由皖伯为领主的皖国,山(天柱山)称皖山,水(皖河)称皖水,都城(现在的县城)称皖城。皖伯执政时,体察民情,施以德政,政绩颇佳,使皖国成为一个理想的国度,皖伯被后人尊称为“皖公”、“大王”、“大仙”。后人为纪念他,称皖山为“皖公山”,并择址皖山之东南、皖城以西的一座山(后尊称为“大王山”)建有皖伯庙,亦即“大仙庙”。有学者研究称,皖伯大夫亦为皋陶之后,偃姓。因伯爵是可以世袭的。所以皖伯大夫是初次分封的皖公,还是以后世袭的,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皖公是指的具体一个人,就是古皖国之后人所敬仰的、治理有方的一个国君。

    民间传说:很久以前,天柱山周围瘟疫流行,许多村子死着人停在家里,找不到人抬出去掩埋。春节临近,活在的人都怨天怨地。有人提议“我们这里是归司命真君主管,二十三是送他上天的日子,我们可以写个状子请他呈到天上去。”大伙认为这话有道理。到了腊月二十三晚上,各家各户装一碗水,点一柱香,烧几张黄表,由家主跪着说:一碗清水一柱烟,我送灶神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天柱山民最可怜。司命真君把人民的怨言带上了天庭。玉皇问清了原由,慎重其事地说:“看来是要派一位星君下去治理一番,派谁去?”玉皇把眼睛盯到了天王星身上。说:“怎么样?劳驾你去一趟。”就这样天王星领旨下凡,在一偃姓人家作了长子,名叫治邦。他从小就心地善良,勤奋好学,肯动脑筋,通情达理,且足智多谋,爱打抱不平。治邦十几岁那年,本地发生一起借刀杀人案,不明真相的人都认为是死者生前的冤家对头王九所杀,官府把他抓进大牢,他在大堂上直喊冤枉。治邦一看,觉得不对头。第一,王九为人胆小、忠厚,遇事都怕树叶子打破头,不会下这个毒手;第二,案发那天,王九正在离家四十多里的舅父家做屋,接连三天都未回来;第三,凶器是一把尖刀,王九家也没有这种东西……。他把这些情况写明,证明王九不是凶手,而真正的凶手还在逍遥法外,建议官府将错就“错”,引蛇出洞。官府认为此人是个人才,不仅用事实说明我们抓错了人,而且提出缉拿真凶的主张。官府依计而行,终于使为谋财而害命的杨友原形毕露,案件真相大白。从此,地方上遇到什么疑难之事,都少不了求他帮忙。官府对他也很器重,积极推荐他应试考取功名。一举成名后,派他回天柱山当官。治邦一上任,就到属下私访,路近就挑着货郎担走村串户;与百姓促膝谈心;路远就扮作商人,跋山涉水,得到了许多真实材料。回府后分门别类,认真整理,然后发下去执行。百姓反映,府衙里出来的公文,说着是老百姓心里话,公正廉明,赏罚分明。人民群众把官府的文件,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使人心稳定,社会安定。?天柱山经过偃治邦的多年治理,人民安居乐业,连年丰收,丰衣足食。可是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治邦也老了。一天晚上,明星亮月,突然听到玉皇要召他回天庭的声音,知道自己离开人间的时日到了。?尽管老百姓万般挽留,但治邦还是死了。不过他把老百姓的心声和要求,向玉帝作了禀报。玉帝说:“老百姓那样喜欢你,你就在天柱山上留个像吧”!这就是皖公神像的由来。

 

http://s15/mw690/004kAcP0zy6H92nPhVk7e&690
潜山县在高速公路口新修的皖公雕像
http://s2/mw690/004kAcP0zy6H92ofWalf1&690
天柱山上皖公神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