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原创教学设计 听说游戏:白鹅和狐狸(中班)
(2018-06-07 22:55:45)听说游戏:白鹅和狐狸(中班)
活动时间:2018年5月16日
组织教师:马颖妮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发准鹅(é)、河(hé)、歌(g)等容易混淆的字音。
2.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参与集体游戏。
3.幼儿能够愉快地与同伴一起参与集体游戏。
活动重点:
学习儿歌,发准鹅(é)、河(hé)、歌(g)等容易混淆的字音。
活动难点:
幼儿能够理解并遵守游戏的规则。
活动准备:
1.幼儿会说儿歌“白鹅和狐狸”
2.狐狸头饰和鹅妈妈头饰、小鹅头饰。
3.在教室中间画一条河流的标记。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小鹅水里玩
师:我们来到河边了,你们想下河玩一下水吗?让我们一起去玩玩水吧。
河里真好玩,可是河边住着一只狐狸,我们玩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别被河里抓住。
2.教师介绍自救的方法。
对了,这只狐狸喜欢听儿歌,如果被狐狸抓住了,就给它说儿歌,还记得“白鹅和狐狸”的儿歌吗?我们一起来说儿歌,看看怎样才能躲过狐狸的抓捕。
3.采用提问的方式,学习游戏儿歌
师:刚才小白鹅在哪里玩的呀?(河)对,东边一条河。
那我们是一群什么呀?(鹅)西边一群鹅。
小白鹅在河边干什么呀?(唱歌)鹅儿鹅儿唱着歌。
看,谁来了?一只狐狸跑过来,它来干什么呀?(吃小白鹅)
那小白鹅该怎么办呢?(跳到河里去)对,鹅儿、鹅儿,跳下河。
师:小白鹅真聪明,看见狐狸来了就赶紧跳下河,这样狐狸就吃不到小白鹅了。妈妈把白鹅和狐狸的事情变成了一首儿歌,小白鹅来听一听。
1)教师朗读儿歌边做手指游戏
2)教师带着幼儿一起说儿歌并做手指游戏。
二、教师向幼儿简单地介绍游戏的玩法和基本规则:
1.白鹅上岸用肢体表现儿歌;
2.教师简单介绍游戏规则
*白鹅在河边,边念儿歌边做鹅走路的动作。
*当儿歌念到“一只狐狸跑过来”时,狐狸跑出来。
*儿歌念完后,白鹅才能跳河。
三、白鹅与狐狸一起玩游戏。
1.狐狸出现抓鹅并制定游戏规则
(1)游戏开始,全体幼儿念儿歌,扮白鹅的幼儿沿着“河”岸边,边做鹅走路动作边念儿歌。当儿歌念到“一只狐狸跑过来”时,“狐狸”跑出来。儿歌念完后,白鹅急忙跳河。
(2)“狐狸”迅速去抓尚未跳到河里的“白鹅”,被抓到的小鹅,大家说儿歌解救她。
2.狐狸抓住小鹅,并说出解救自己的方法
被狐狸抓住的幼儿说儿歌解救自己。
儿歌:白鹅和狐狸
东边一条河;
西边一群鹅;
鹅儿,鹅儿,唱着歌;
一只狐狸跑过来;
鹅儿,鹅儿,跳下河;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前期将儿歌做铺垫。主要将活动的实施重点放在了游戏中。有三大环节:让幼儿通过“说——尝试——体验”的方式,自主的进行表达,整个活动给幼儿一个宽松、自由、愉快地环境。但是整个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有:1.活动的重点过于简单,没有可突破性,应该将重点在混淆音的发音方面,也符合听说游戏的教育要求;2.游戏的规则方面应该加强难点的突破。我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