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冰窖口——老北京的天然“冰箱”

(2014-08-15 22:20:28)
标签:

历史

八道湾之左邻右舍

http://s3/mw690/004kuHsSzy6LgQa2gqm32&690

 清末明初的冰窖作业

冰窖口胡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东起德胜门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外大街。因其地原有清代内宫监冰窖而得名,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这里依然有北京储存天然冰的冰窖。

 

凿冰窖储,古已有之。《诗经·七月》中便有凿冰冲冲的记载。到了清末民初,北京有三大冰窖,一个是北海东夹道陡山门,一个是什刹海东南,一个就是德胜门外窖口。这条胡同,清时称冰窖口,1965年定为冰窖口胡同。

 

当时的冰窖为建在河边的半地下建筑,方便打冰及储存。据老辈人讲,三九以后就可以打冰了,一般一个冬天最多可以打五茬冰。按规矩,在冰冻以前要先涮河,即打净水草,放走脏水。头茬冰最为坚厚,二、三茬比较洁净,打第四茬时天气转暖了,冰层就薄了.

http://s1/mw690/004kuHsSzy6LgQhogSsc0&690

打冰要先在冰上画大线和划块,划块要大小一致,打冰的主要工具是冰镩,打出的冰用冰镩的倒钩搭着外沿用力借水溜冰滑拉到未打的冰面上,再用鸳鸯扣套住拉到冰窖口,由窖内工人拉入冰窖。冰块进了冰窖要一层层叠放整齐,上面盖上草帘保温,最后封口保存,等热天拿出来卖。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城内的食品店、街边店。用天然冰块冰镇的啤酒、北冰洋汽水随处可见。后来因人造冰的大量使用,有数百年历史的冰厂迅速消失了。                  

       

上世纪末的冰窖口胡同也只是个可以双向行车的普通胡同,胡同里有华都集团办公楼,新影厂宿舍小区以及大片的平房等。

http://s15/mw690/004kuHsSzy6LgQq2X1Qee&690
90年代冰窖口胡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德胜门外大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