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山水田园,又添生态农业新彩————莆田市翁氏生态农业食用菌产业园侧记
(2022-05-10 10:31:14)
标签:
情感文化杂谈365历史 |
分类: 已发表文章、诗歌、评论作品 |
梦中山水田园,又添生态农业新彩
————莆田市翁氏生态农业食用菌产业园侧记
时值初夏,雨水浸润过的草木,苍翠中透着明媚,舒展周末美好的时光。一行采风之人沿环山公路进抵梦中的三仙。“三仙”又称仙游山。地处仙游县西北部山区,即与永春县、德化县交界的西苑乡仙山、仙东和仙西三个行政村。当随行车子越过山腰的云雾,扑入车窗的山风清清凉凉,沁人心脾。仙游山如水洗一般忽现眼帘,确有云海之上纤尘不染仙境的感觉,犹如当下人们渴盼的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流水清澈,峰峦叠翠,一个一个充满人间气息的古老村落,在庄禾、绿植的辉映下,愈发显示出新农村建设的风貌,体现一方水土上的人家对生态文明的热爱和追求。如果说六月的禾苗是劳动者巧手写下一行一行的田园诗,那么屋后逶迤的群山就是他们妙笔描绘的乡土华章了。而位于仙山村的莆田市翁氏生态农业食用菌产业园,则便是动人诗篇中的点睛之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仙游山的人们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就利用山区海拔高、气候凉,水质好、空气清新等自然条件,在这饱含天地精华的绿水青山间,开始了食用菌栽培种植。由于当时纯属传统的人工劳作,往往是一家种植几家忙碌。尽管这儿食用菌种植已近三十个年头,但由于投入成本高、用人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人们是在费工费时费心费力中收获薄薄的希望。如何将仙游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转化为资源优势,实现农业升级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便成了摆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村民面前的课题。于是,2017年仙游山引进一个着眼未来农业规划,提倡绿色发展的农业企业——莆田市翁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入驻了西苑乡“三仙”的仙山村。
翁氏生态农业食用菌产业园依山傍水,木兰溪源头的一段穿园而过,占地50亩,厂房1.5亩。总投资1000万元,分三期建设,其中一二期投入资金500万元,建设年产400吨食用菌香菇种植基地及年产100吨食用黑木耳种植基地。公司拥有一整套完善的食用菌种植技术设备和产业链,实施“工业化加基地加农户”经营模式,自动化作业流程一改过去种植香菇全村齐出动的劳作状况。不由得勾起我年轻时种植香菇的回忆。夏季,顶着高温备料、粉碎、装袋、蒸炊、消毒、接种、搭菇房、上架、脱袋等,超负荷消耗体力精力的繁琐场景历历在目。种植过程的一些细节,尽管时过境迁却依旧让我心有余悸。譬如钻进炉灶中卸下蒸炊好菇桶的情形,熄了火的炉灶之中,仍保持着六七十摄氏度的高温。憋在里头的热气让人几乎无法呼吸,也不好睁开眼睛。浑身上下直冒汗水,只好凭着感觉往外传递菇桶,几个人套着手套轮番进出搬运。一不小心还有被烫伤的危险,时不时听到村里一些体质弱的人因耐不住炉灶内的高温而中暑休克的事。一场下来明显感到身子的虚脱,而且这种活儿一般要持续十几天。引进的先进设备,不仅解决了乡村种植时节劳动力的不足,还让菇农从繁重的劳动强度中解脱出来,省时省事,也省心省力。
抚今追昔,看着这些现代化的先进农业设备,倍感欣慰。二十多年前抹不去的记忆片段一一浮现出来。香菇接种阶段,菌种对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接种空间和过程消毒要过关,还要把控好适宜菌丝生长的条件,稍有不慎,菌种极容易受杂菌的感染,造成原料损失或前功尽弃。因此,以前都是在福尔马林、来苏等消毒药味浓重刺鼻的封闭环境下操作,为了赶接种菌种进度弄得人人紧张兮兮,家家疲惫不堪。而今自动化的菌种接种轻易代替了人工操作可能存在的失误。劳动效率的提升不说,单单菌种成活率比人工接种高出很多,几乎不存在菌种感染问题。1•5亩的标准化厂房取代当时村村的忙碌情形,五十亩连成一片的种植大棚,通风效果好,且易于调节适合食用菌生长对光线和温湿度的要求。大棚内全部采用人工智能定时喷水,解决过去喷水不均、浸泡、晾干时有弄坏菇桶的现象,最大限度减少种植原料浪费和损失。据食用菌产业园翁经理介绍,公司采取“七联动”(村集体+企业+合作社+基地+金融+市场+农户)、“六统一”(品种、原料、技术、规划、品牌、市场)和“五保障”(政策、资金、技术、服务、效益)的运营机制,构建“公司+园区+贫困户”产业扶贫平台。公司仅六个管理员就取代以前三个村种植的繁忙,只在采摘香菇时才临时雇佣五六十个上了年纪闲在家的中老年妇女。现代化的农业模式加上纯天然的种植,仙山的香菇和黑木耳叶厚、肉鲜、口感脆嫩,质优而备受消费者的欢迎。采摘的鲜菇无须烘干就被厦门、泉州、莆田等沿海城市客商竞相抢购,公司投资的第一年实现收入300万元。而且今年的前景还比第一年要看好得多,由于现代农业的超前意识和规避风险意识,整个种植、采摘过程的科学化管理和合理自动调节,还会避免一些人为、自然因素和气候的影响,产量相应也要比第一年高出很多。这样预计两年即可收回一二期的投资,实现食用菌产业的创利和盈余。
倾听翁经理现场的逐一介绍,我们的脚步随着他出入大棚和厂房。一同前来采风的几位女作家,站在种植香菇的架子前,盯着一朵一朵小伞似的香菇,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心动不已。在管理人员的许可下,双手托起长出香菇的菇桶仔细端详,不时用鼻尖闻一闻食用菌散发特有的香气。一副爱不释手醉人的模样,进入了相机拍照的镜头之内。是的,香菇因知性女子的优雅而知趣,添加几分长势的喜人;女作家也因惹人心动的香菇,而陡增几分娇媚和内涵。陶醉充满梦幻的仙山之地,体验劳动创造的美,感受农业升级凸显创新成果的喜悦。来到仙山村,置身农业创新加生态休闲的食用菌园地,一样是她们回归精神家园和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
边听边看,我沉浸在翁总满怀自信畅谈的规划之中。他说到三期500万元资金的投入,将把食用菌种植基地扩建至年产600万吨。还要利用木兰溪源头优质水资源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建设一个年产100万吨的泥鳅养殖基地。并着手引进国内外名优果蔬品种及先进的管理栽培技术,秉持“绿色健康、诚信经营、与时俱进、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探索和发展多元化农业生产经营。我不禁在想象中勾画起“三仙”的明天,又该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仙游山,山有仙。神仙居住过的三仙之地,气候温润、景色澄明,山水宜人,是许多外出的人们理想的返乡创业之地。木兰溪六千米长的初始段,冲刷出一片总面积达119.8平方公里的狭长山区盆地,自有仙气氤氲,让人慨寄无穷。
梦中的蓝图悄然在这片林木葱翠,田畴交错,灵山与秀水相融的福地展开了。那些致力于山水田园间的开拓者和创新者,何尝不是被这个时代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赋予使命的先知先觉的指路“仙人”?!翁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就是这般紧紧依托党的富民政策,围绕西苑乡党委政府的乡村创新战略布局,以现代农业引领乡村抓住机遇和谋求发展,让梦中山水田园,又添生态农业新彩。为此,翁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开发项目,先后被莆田市政府评定为加快精准扶贫建设项目及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技术示范基地。他们用一个时代的主题引领着食人间烟火的众“仙”,在悠悠兰水的源头,在素有“林海风声六月寒”的意境里,加快乡村脱贫致富步伐,幸福地走在梦寐以求的仙梦中。
参观之后,我难以抑制采风途中悸动的心绪。回望西苑乡的“三仙”,陶醉在仙山的“绿色金库”里。我仿佛自己就是一方乐土上的参与者,见证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整个过程。下山时,无尘的山风不时加入我的呼吸,车子滚动的轮子暗自加快我追梦的脚步,飞速展现木兰溪源头,一个融入时代梦里的蓝色愿景。
2019/6/1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