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秋去秋又来

(2025-08-08 15:18:20)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秋去秋又来作者:忘忧sfm
[转载]秋去秋又来

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2025年立秋时间是8月7日13点51分19秒(农历闰六月十四)。今年的立秋属于晚立秋,但从农历闰六月这个角度又算早立秋,这使得今年立秋在早晚判断上存在一定争议。

民谚曰: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句话意思是说,如果是早立秋,那么立秋之后的天气,便会比较凉快;如果是晚立秋,那么立秋之后的天气,便会相对比较炎热。

早立秋和晚立秋有两种方式定义,一种是农历历法上的早晚,一种是一天之中的早晚。

定义1:一般而言,立秋多在农历六、七月之交。按照农历的说法,如果是农历六月立秋,则就是“早立秋”,农历七月立秋,就是“晚立秋”。

定义2:一天之中以中午为界定,若是立秋时间在上午,那么这年的立秋就算是“早立秋”。如果这立秋的时间是在下午的话,那么这年的立秋就是“晚立秋。
[转载]秋去秋又来

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事实上,中国多数地方立秋至处暑这时段还是闷热的“三伏天”,在这“三伏天”时段并无“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等现象。据二十四节气排序,立秋后还有处暑节气,“处暑”是出暑的意思,立秋期间尚未出暑。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这几个节气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期。
[转载]秋去秋又来

立秋的习俗:

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立秋时,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在古代,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辛勤换来的收获

此外民间还有在“立秋”这天“贴秋膘”、“咬秋”、“啃秋”等习俗。

啃秋瓜: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晒秋: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转载]秋去秋又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