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标签:
淡泊宁静豁达人生杂谈 |
分类: 人生感悟 |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明代名臣于谦,一生以国家利益为至上,他以浩然正气和铮铮铁骨,挽救国家于危亡之中,被誉为“第一救时宰相”。
于谦从小聪明好学,尤喜读书,在于谦的心目中,书籍就是他最忠诚的形影不离的朋友。
只要与书籍亲近,于谦的内心就如同得到洗涤,再无半点世俗的杂念。而越是读书,新鲜的想法越是源源不断地涌来,就像春天东风里的花朵,常开常新。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王禹偁说,今年的这个清明节,我无花可观赏、无酒可痛饮,我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生活清苦而寂寞。
而生活愈是黯淡无味,愈不能丢弃读书。因为读书可以使内心安定,亦能为生活带来希望和光明。
所以,王禹偁等寒食节一过,便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窗前点上灯,早早地坐下来潜心读书。
《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在谈自己的读书感受的时候,则做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一个人只有不断地读书,才会内涵丰富,灵气流动,这就好比一方池塘常有活水注入,才会水波清澈,映照天光云影。
《白鹿洞二首·其一》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在读书人之中,王贞白算是极为用功和投入的了,他废寝忘食地读书,读得忘记了时间,不知不觉已是暮春时节。
他完全沉醉在读书之中,要不是过路的人打断他,他还在和孔子周公探讨呢!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对于李清照来说,赵明诚去世以后,书籍在她的生活里更是不可或缺。哪怕是在病中,只要体力尚可,李清照都会坚持读书。
枕上诗书,随意翻阅,日常时光,便不再觉得漫长,而那饱经磨难的心灵,便会从读书中得到抚慰,那心上的伤口,也会在与文字的亲近中慢慢愈合。
《四时读书乐》宋、翁森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 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