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尘过后是清明

(2021-03-30 09:24:30)
标签:

散文

沙尘

清明

修身

分类: 散文-轩风轻轻
沙尘过后是清明

                文/玕珉

比起一川烟草,满城风絮的江南二月,西北的春天总是来得要晚一些。尤其景泰,冬天像一个喝醉的无赖,临走的时候,还要掀翻小店的桌布,掀起万丈沙尘,让你迷茫,让你分不清哪边是来时的方向,哪里是要去的地方,让你无法觊觎春姑娘善睐的明眸,让你无法领略柳枝才舒的婀娜。清明前后,他才极不情愿地瞪着眼睛,卷起千堆雪,卷起地上的破棉袄,拾起鞭杆一瘸一拐地离开。过了清明,景泰的春天才羞羞答答战战兢兢地来到大街上,来到田野里,来到小院中。
每当此时,总能掀起太多人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总能激起太多人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叹,总能唤起太多人如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的顿悟。然而,当面对思亲怀旧几多愁,面对阴阳相隔几多忧,面对过去现在几多情的时候,我们,能有几多清,又能几多明?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作为景泰人,领略过条山农场梨花的盛况,满川的梨树,漫天的梨花,不觉想起苏轼的“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是啊,人生无常,生命短暂,东栏一株雪又何尝不是荒冢一堆草,“人生看得几清明”,是质问也是喟叹!天下攘攘皆为名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人生在世,无非功名利禄,恩怨情缘。人在旅途,都在追求享受,追求金钱豪车,追求权利美女,追求地位名誉,狭路相逢,刀光剑影;有人为了蝇头小利头破血流,有人为鸡毛蒜皮妻离子散,有人为三间草屋手足相残,有人为桃杏红颜朋友成仇。然而,当白了少年头,零落成泥碾作尘,蓦然回首,曾经的拥有和离弃,杳然若鹤;曾经的富贵与卑微,消散成烟;曾经的欣喜与苦愁,都化作杨花点点;挥一挥袖,又有谁带走这世间云彩一片,清风一缕。
清明是一个沉重的日子,也是一个轻盈的日子,它既有祭奠先人的悲情伤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声笑语。这正是饱含着中国人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对人间大爱的珍视呵护,对人生价值的道德判断,对文化理想的不懈追求的“清明文化”的朴素表现。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介子推,那个把清明从节气变成节日的人。“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黄庭坚诗中提到了两个有名的典故,一是齐人在墓地吃人家祭祀剩下的供品,吃得满嘴流油,回家却对妻妾称是某某处长、某某厅长请自己吃饭;另一个就是介子推,大家都很熟悉,这里我们有必要再复习一下他写在衣襟上的那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人家舍身饲虎能成佛,难道我们成灰谏君就终做鬼?这是怎样的浩然,怎样的凛然,又是怎样的凄然!虽然两者“满眼蓬蒿共一丘”,但介子推留下的“清明文化”却代代相传,可惜千年以后,多少场大雨都没有惊醒沉睡的你,许多人依旧“此间乐,不思蜀”,笙歌燕舞挥金如土,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不思量“清明”的文化内涵,不思考“清明”的现实意义。
此时在这沙尘里,望着祖先的坟茔,怀揣虔诚敬畏,添一锹土,燃一柱香,磕一个响头,缅怀追思。难道不是对自己心灵的洗礼和涤荡!“物洗则洁,心洗则清”,“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正是要求我们常怀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之心。这难道不是介子推“士甘焚死不公侯”的初心吗?难道不是“清明文化”的现实意义吗?然而茫茫人海,滚滚红尘,几人能看透,困于权、困于钱、困于色、困于情,困于这迷茫的沙尘。徐才厚、孙政才、苏荣、周本顺、令计划、杨栋梁、王三运……“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多么如雷贯耳的名字,大浪淘沙,到头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些人难道不是忘了常洗心,忘了常修身,忘了常立德,忘了初心,忘了党性,“不收手,不收敛”,风流才被雨打风吹去吗?真不知道,清明节他们都在做什么?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世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把功名利禄看淡,把风花雪月看清。“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这是五代时期冯道的诗句,冯道不仅长年稳坐宰相还前后“伴君”五朝十帝,为何如此受宠,安身立命且不倒呢?正是他“但教方寸无诸恶”的信条和“道德几时曾去世, 舟车何处不通津”的信念在支撑着他,扶持着他?而那些“老虎”“苍蝇”的腐败不正是“方寸存诸恶”“贪欲战胜了敬畏,不断以身试纪试法”的结果吗?他们“深陷腐败泥潭,身不由己;在腐败惯性牵引下,欲罢不能”,这都是“心”出了问题,没了初心,长了贪心,少了爱心,多了私心;是“骨头”出了问题,缺了“钙”,缺了“铁”,丧失了理想信念,扭曲了宗旨意识。这样的人,终究会被抛弃,被遗忘!
茫茫天涯路,处处有沙尘,清明节,让我们慧目肃清,照曜心镜,拂去沙尘,纯洁心灵。只有心地善良,心田干净方是清明之心,春天之心,美丽之心;只有拂去沙尘,坚定信念,牢记使命,方能分清哪边是来时的方向,哪里是要去的地方。让我们传承“清明文化”,赋予现代活力,让清明永远年轻,永远清明。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人生不过一场沙尘,归宿便是清明。

                                                                           2021年3月30日
                                                                                  卧石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