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品鉴赏--汝窑葫芦瓶

(2019-03-11 16:44:49)
标签:

藏品交流中心

瓷器免费鉴定

宋代

葫芦瓶

葫芦瓶瓷器是陶瓷瓶式之一,是我国自古至今在陶瓷生产中模仿自然界生长的葫芦原型的产物,小口、短颈、形同上小下大的束腰葫芦,因形似葫芦而得名。葫芦在古代有很多不同的名称,葫芦之名在唐代开始流行。因其连绵的藤蔓、饱满的形态、丰富的种籽、累累的果实,且谐音“福禄”,是一种极具人文蕴意的瓜果,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显著地位,自古以来一直是陶瓷创作的题材。大约一万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开始种植葫芦。早在远古的新石器时期,智慧的祖先便受到自然界中葫芦果实的启发,根据其造型创造出葫芦形陶器。这不仅为浙江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现所证实,也为我国新石器时期彩陶葫芦瓶的发现所证明,特别是在半坡遗址考古挖掘的陶器中,葫芦瓶更为多见。在仰韶文化彩陶中更有大量葫芦瓶,其优雅的造型、鲜艳的色泽,显示出中国原始先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精品鉴赏--汝窑葫芦瓶

随着瓷器的烧成,陶瓷葫芦瓶的烧造也随之而产生。葫芦瓶从陶器到原始青瓷,再到后来的不同朝代各类不同窑口不同釉色和造型的陶瓷葫芦瓶,均有所烧制。葫芦瓶不仅因谐音吉祥,且器型象“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为官方、民间所喜爱。因其拥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已然成为中国传统的陶瓷器型之一,并得到了历史上多代帝王的厚爱。
特别自唐代以来,陶瓷葫芦瓶深受人们喜爱。唐三彩葫芦瓶,其绚丽的釉色与原始彩陶有异曲同工之妙。著名的越窑青釉瓷中,葫芦瓶造型优美,纹饰开始丰富起来。甚至有的窑口,在原有葫芦瓶造型的基础上,还烧制了新的葫芦形执壶造型。最早在唐代长沙窑就发现有葫芦型执壶。但总体而言,唐代陶瓷葫芦瓶也并不多见,造型古朴稚拙,其制作水平甚至逊色于原始彩陶葫芦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唐代陶瓷葫芦瓶,只可以说是陶瓷葫芦瓶的复兴时期。
精品鉴赏--汝窑葫芦瓶
宋辽以及金代陶瓷葫芦瓶数量仍不多见,不过,南北方各窑口均见有葫芦瓶器型,但因数量稀少而弥足珍贵。博物馆和民间珍藏的有宋官窑粉青釉葫芦瓶,宋代吉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磁州窑葫芦瓶等。除葫芦瓶外,葫芦型执壶仍继续流行,如宋代青白釉葫芦型执壶。宋辽金时期陶瓷葫芦瓶的制作技艺较唐代要高许多,形态轻灵优美,釉色温润如玉,令人赏心悦目。

明早期,陶瓷葫芦瓶仍是很不多见的器型,但此期葫芦瓶的典型样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种受伊斯兰地区金属或陶、玉器皿影响而产生的新器型出现了。如明永乐时期烧制的新器型,此瓶有多种叫法,如“抱月瓶”、“宝月瓶”、“扁腹绶带耳葫芦瓶”、“绶带耳葫芦瓶”等。其实这样的器型,在元代就已经开始烧制,并且有存世器物证实。明洪武至明宣德,此器型均流行,并在清代至当代被大量仿制,如清雍正青花绶带葫芦扁瓶,除此之外,明宣德鸟食罐中有传统葫芦造型以及卧式葫芦造型。
精品鉴赏--汝窑葫芦瓶

明中期,陶瓷葫芦瓶依然不多,但此时陶瓷葫芦瓶开始得到复兴,葫芦扁瓶则未有继承。存世的有明成化青花葫芦瓶、明正德青花葫芦瓶等。
至明嘉靖、万历时期,由于皇帝非常崇尚道教,特别是明代嘉靖时,皇帝好黄老之道,此器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这时除传统器型外,在装饰上都弥散着极重的吉祥如意的氛围,从而使明代晚期成为陶瓷葫芦瓶大放异彩的时期,其生产达到空前勃兴的程度,不仅数量巨大,而且造型较为繁多。除普通的上下圆形外,还有四棱形、六棱形、天圆地方(上圆下方)形、直口形、撇口形、带盖式、壁式、镂空雕等。此期,其品种主要是青花和五彩,还有少量素三彩。存世的嘉靖青花天圆地方带盖式葫芦瓶、五彩六棱葫芦瓶等。万历青花斗彩葫芦瓶、隆庆元年素三彩镂空雕龙凤鹤文葫芦瓶、万历素三彩万字纹葫芦瓶等。特别是万历青花长颈葫芦瓶,这种长颈葫芦瓶对明末、清早期葫芦瓶有很大影响。

北宋晚期禦瓷汝官窑,造於河南汝州,今寶豐縣,近千年來地位至高,實為神品,乃中國歷史之珍,顯中國哲學之華,集中國美學之粹。汝瓷小巧樸雅,溫婉隽永,不僅代表中國陶瓷藝術之真髓,歷史意義更是深遠,古今名藏均以其為首,然珍稀無比,一器難求。
精品鉴赏--汝窑葫芦瓶
汝瓷美不勝收,然寥若晨星,故從北宋末年以來,歷代藏家一直汲汲以求。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而歷代陶瓷之中,汝瓷素來被皇室和文人藏家奉為圭臬。明清二代有「五大名窑」之說,所指的便是汝窑及官、哥、定、鈞四窑。但五大窑系之中,仍以汝窑為魁。正因汝窑禦瓷地位尊崇,所以自十一世紀末至十二世紀初器成以來,迄今仍備受藏家青睞。不獨南宋宮廷對汝瓷趨之若鶩,明清君主亦珍若拱璧,並敕令能工巧匠複製這抹奇罕無比的天青釉。
精品鉴赏--汝窑葫芦瓶
此汝窑葫蘆瓶,是非常符合當時皇家審美觀的。直口,平底,圈足。其瓶身由兩截粘合成為上小下大的束腰式葫蘆,造型別致新穎,寓意“福祿”,這種瓶傳世很少。此葫蘆瓶通體釉面開片細密,通體施灰青釉,它沒有精美的雕飾以嘩眾,也不靠豔彩塗繪以媚人,唯獨以古樸莊重的器型、瑩潤如玉的釉色、鱗鱗如波的紋片配合著鐵足之美,堪稱宋代審美的代錶。

瓷器交流1802459799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