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丽江古城

标签:
行走云南 |

<<再见丽江古城>>我为什么要用""再见""丽江古城来点题呢?因为早在25年前的1999年年初,我就来过这里。

记得当年的丽江古城,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目光所及之处,尽是些酒吧、摩店等。

尤其是到了夜半时分,灯红酒绿,街道上尽是些洋面孔,电音声震耳欲聋。

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目录""的古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在我看来丽江古城最大的特别就是水多桥多,各家各户,临渠而居。

背景资料: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古城总面积为9.279平方公里。

古城依山傍水修建,以水为核心的丽江古城,水巷密布,建筑布局也围绕着""水""为主题。

有水就有桥,桥梁密集也是丽江古城的一大特色。

""一川相连,家家流水,三河穿城"",丽江在这点上很像许多江南古城的样貌。

街巷的古道,由砾岩石铺就,几百年过去了,依旧发挥作用。

行走在丽江古城的巷道,仿佛时光的节奏也缓慢下来,像这渠水,缓缓淌过。

四方街,依旧热闹,我猜这应该是特意为游客安排的。

这里呈现的是藏族、纳西族的民族舞蹈""锅桩舞""。

丽江汇集了汉、白、彝、藏、纳西族等多民族融合的古城。

古城的建筑融汉、白、彝、藏、纳西族等各民族特色建筑的精华。

民居建筑的外部造型与结构,也揉合了中原汉族建筑特点,以土木结构、小青瓦、迭落式屋顶及土石墙架构。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也称:大叶场,纳西名为:巩本知。

纳西语""巩本"",就是仓廪。""知"",就是集市。丽江古城,最初就是仓廪集散之地。

这里是丽江古城著名的""三眼井"",又称:三叠泉。泉水分上、中、下三池,让泉水顺次流下,上池饮用,中池洗菜,大家约定俗成。

木府,原是丽江世袭土司木氏的衙署,始建于元代(公元1271年~1368年),占地面积46亩。

木府共有大小房间162间,应25年前已经参观过了,所以这趟就省略了。

丽江古城范围很大,包括大研古城、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等,让人流连忘返。

丽江古城方圆九里,设城门三座,城内九经九纬,从空中向下俯瞰全城,像极了一个""困""字。

为什么从空中向下看丽江古城像个""困""字呢?据说,丽江世袭的土司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上了框,故形成了""困""字形状,千万别当真,笑谈而已。

行走云南------再见丽江古城
谢谢分享!
前一篇:长江第一湾
后一篇:十八弯金沙江--美如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