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夜饭到团圆饭

标签:
年夜饭 |

一年四季,一日三餐。对我们中国人而言,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餐便是除夕夜的""年夜饭""。""年夜饭""也称""团圆饭""。天南海北的人,无论身在何处,过年回家,这一年的奔波忙碌,此刻也化为幸福的团圆。""年夜饭""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饭""。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上海滩开始流行""年夜饭""去饭馆吃,因为这样可以大大节省前期为这一年当中最隆重的""年夜饭""所做的各种繁琐的准备工作。

去饭馆吃""年夜饭""还有一个大好处是,它彻底地""JF""了那个在家里负责""买汰烧""做""年夜饭""的人繁重劳动。

通常在家里做""年夜饭""的人就是母亲角色。""妈妈的味道""伴随我们成长,可妈妈也有老去的那一天。

妈妈老了,于是家里的人开始动手帮衬妈妈,就连平时油瓶倒了也不扶一把的爸爸,也开始动手进厨房间忙着忙哪。

有一天,当你穾然发现妈妈做的菜不是甜了,就是咸了时,请不要急着抱怨她。

或许她是真的做不动了,为了回家过年的儿孙们能在一起吃顿""年夜饭"",她已经忙碌了好久好久,为了你们能回家吃好、喝好,她可能好久都没睡过安稳觉,梦里都在想着做""年夜饭""菜肴。

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爸爸没有等到妈妈为他做最后一顿的""年夜饭""就走了,从此家就散了,之后妈妈就再也不做""年夜饭""了。

在此后的几年过年,姐姐接过妈妈的班,主动担任起我们家""年夜饭""主厨角色,姐夫是她的得力帮手,从此妈妈就脱下围裙,坐等菜上桌。

对现在的""小家庭""而言,除夕吃""年夜饭""变成了难题,既要有年味,又不至于太过浪费,问题是""三口之家""如何做""年夜饭""呢?

父母双亲在,家就在,""大家庭""的""年夜饭""还在,浓浓的亲情还在,年味还在。

说实话最近这几年的过年,我们的""小家庭""都没怎么好好地在一起吃顿""年夜饭"",不是她要去娘家陪伴父亲,就是我去姐姐家和妈妈团圆,搞得很没""年味""。

""三口之家""不是不能在一起吃""年夜饭"",而是这样一餐的""年夜饭"",太缺乏过年时隆重过年氛围。

我一直怀念我小时候过年吃""年夜饭""的场景,哪天几十口围坐在一起,分二大桌,一小桌,小桌都是孩子们,尽管桌子上的菜肴没有大人们桌子上丰富,但我们还是很开心,一大家人,其乐融融,那种氛围,今天想想都令我开心。

我知道今天在上海滩,绝大多数的""小家庭""几乎都会碰到像我一样的困扰,""年夜饭""我们到底该去哪里吃?

无非就这么几个选择,一是几个""小家庭""组合成一个临时的""大家庭"",凑满一桌或几桌去饭馆去吃""年夜饭""。

或者沾亲带故的亲朋好友集体组团去乡下亲戚那里去吃还有保留有点过去""年味""的""年夜饭""。

再有就是仿照过去年代传统的吃""年夜饭""方式,费时费力地整满一桌佳肴,但绝多数人吃不了几吃饭菜,就会不停地刷手机玩,对您精心烹制美味佳肴毫无兴致。

我想我们现在最缺的不是好吃的美味菜肴,而是过去过年时浓浓的年味。

如今,食物丰富,供应充足,应有尽有,但不知道吃什么才好?尤其是在过年时段,因为我们平时吃的就像是在过年。

所以,对今天的人而言过年吃什么不是重点,重点是和谁在一起吃?除了至亲,还有谁?

2024年的甲辰龙年除夕日,我和家人一起去外面的饭馆吃""年夜饭",这是我以""年夜饭""名义第一次到外面吃""年夜饭"",记录下来,为了就是日后的回忆。
你知道从""年夜饭""到""团圆饭""有多少距离吗?
最后祝各个""小家庭""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祝福大家,同时也祝福自己。
新春快乐!
谢谢分享!
前一篇:2024豫园迎春灯会--白天版
后一篇:上海工匠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