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古镇

标签:
行走云南 |

常言道:""人算不如天算""。在我到访和顺古镇之日,天公不作美,下着毛毛细雨,但丝毫没有影响我的游兴,只是下雨天拍照出片的效果肯定会打点折扣的。

和顺古镇,云南著名的侨乡,是南诏文化、中原文化、西洋文化、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交融碰撞而形成的极具云南独特生态的文化古村落。

和顺古镇标志性建筑非各色石牌坊莫属,在和顺历史上一共有12座明清古牌坊,可惜毁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各色石牌坊均是在本世纪初在原址复建的。

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和、顺两个字,无论是""和顺"",还是""顺和"",或是""和和顺顺"",亦或是""顺顺和和"",都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顺古镇,古名:""阳温墩""。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后世改名为:""和顺""。改名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阳温墩""之名,很是不雅,故雅化为""和顺""。

和顺古镇的荷塘,近年来很是出名,画卷绝胜,只因我们到访的日子已经错过了荷花盛开的盛况期,稍有遗憾。

和顺古镇依山傍水,环山而建,大概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如今古镇内还保存有100余幢清代的古宅院。

对了!顺便说一下,和顺在历史上曾经出过多位贤德名仕、抗日英烈、爱国典范等等,荷塘边的""雨洲亭""就是为纪念""爱国典范""而建。

和顺古镇虽然名气不及云南的大理、丽江等古城,但它面山背水,远离喧嚣,古朴安宁,飨烟明朗。

在和顺古镇行走,明清风格的建筑随处可见,我只是有些小疑惑的,为什么在这边陲小镇会建有那么多的徽派建筑?

双虹桥始建于明嘉靖初年,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修,今双虹桥为1921年重建。

和顺古镇内的古建很有看头,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这些建筑装饰多少也反应出当地滇商的辉煌历史。

和顺古镇世世代代走出许多出国闯荡的和顺人,产生了像""翡翠大王""、""棉纱大王""、""谷米大王""等一批和顺雄商巨贾,这些人发达之后,回和顺大兴土木,这点与徽商很像。

寸氏宗祠,是和顺古镇内一座非常标新立异的建筑。从外观上看它是一座中外合璧的建筑,即有典型的南亚建筑风格,又极具我国传统建筑风貌,它是和顺的风景线。

和顺古镇的自然生态非常优越,古树名木有近百棵,此古樟倒卧小溪上,很抢风头,吸引游人纷纷打卡留念。

2019年,和顺古镇荣获""中国第一魅力名镇""之殊荣。
行走云南------和顺古镇
谢谢分享!
前一篇:夜入大理
后一篇:腾冲热海---真泉真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