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津渡遗址

标签:
行走山西 |

蒲津渡是古代黄河著名的渡口,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市西黄河13公里处。永济古称:""蒲州"",这里因出土""黄河铁牛""而闻名于世。

经考古发掘""蒲津渡遗址""为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修建的""铁索连舟固定式曲浮桥""遗迹。

1989年8月,经过考古发掘发现""唐代铁牛""和""唐代铁人像""等文物,随后为科学保护这些历史遗存,当地修建了[蒲津渡遗址公园]和[蒲津渡遗址博物馆]。

背景资料:1989年,经当地文保单位确认,共出土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铸造的铁牛四尊、铁人像四尊、铁山两座、铁镦柱四个、七星铁柱一组、明代护岸石堤七十余米以及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记事石碑一通。

这些唐代铁牛高1.5米、长3.3米,重约50-70吨。铁牛边上的铁人像高1.8米,重约2-3吨。

唐代七星铁柱一组

唐代铁牛,丰满灵动,伏卧负重,牛尾处有横轴,是用于固定桥索之用。

蒲津渡遗址博物馆共分""青史遗韵""、""铁牛沉浮""、""千年蒲州""、""浮桥飞渡""、""文化保护""五个展区。

蒲津渡自古以来为秦晋之交通要冲,被誉为是""关中锁钥"",命中注定要与""黄河""相关联,倘若没有黄河的迂回和阻挡,何来黄河的锁钥之说。

明代护岸石堤,古代就是用这样的铁石榫卯结构来固定连接。据说,这种方式的榫卯能让石板连接处牢固400-500年之久。

明代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记事石碑

今天的永济(古称:蒲州)作为关中的侧门和历史上一样,地处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经济副中心,至少在历史上曾经的地位是十分显赫的,否则也不会在晋南黄河中游一带,出现那么多的铁器群像。

唐代铁山

1300多年过去了,虽然我们今天无法亲眼所见""古蒲津桥""身影,但从这些古迹遗存中,似乎找到了它在历史风烟中的众多价值。

行走山西------蒲津渡遗址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