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关王庙

标签:
行走山西 |

""运城关王庙""是运城盐湖区内一处元代的古迹庙宇,2013年被评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您来运城旅行,那么这座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和特别建设风格的庙宇是不容错过的。

我们知道一般庙宇殿堂都是坐北朝南,可偏偏运城的关王庙是坐东朝西,到底是何因让运城关王庙打破常规?

今天,我们看到的关王庙建筑制式,为明代万历初年(公元1573年)重建之遗构格局,距今已有450年的历史。

据运城地方史志文献记载,关王庙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09-公元1512年)扩建,原占地十余亩,但可惜在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的一场地震中被毁。

前檐下有八根雕龙石柱巍然耸立,明柱上""大明正德四年""的题记清晰可辨。

踏入山门,迎面便是献殿,台阶两旁的石护栏浮雕奔鹿、灵羊等吉祥图案,活泼灵动,栩栩如生。

据献殿梁记,该殿为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重修,殿内还有两块石碑却是珍贵的明代文物。

正殿中神龛之内供奉着关公铜坐像,神态端庄肃穆,表情刚毅勇猛,令人肃然起敬。

大殿前檐为五踩单翘斗拱,殿内巨木凌空纵横交错,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古朴雅致,美不胜收,它浓缩了关王庙建筑雕刻的艺术精华。

神龛为木雕刻制品,顶置彩绘花卉纹饰,正面上悬一块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所奉刻的""乾坤正气""的木匾。

""碑亭""是运城关王庙为保存有北宋宋徽宗赵佶撰文书写的""大观圣作之碑""而专门设计建造的建筑,此碑原为安邑县文庙之物,20世纪80年代迁移至运城关王庙。

该碑为龟形底座,圆形头额,通高5.12米,宽1.3米,厚0.44米,碑石刻志为北宋徽宗赵佶撰文书写的""大观圣作之碑""。

因宋徽宗的""瘦金体""笔势劲逸,意度天成,因此此碑被中国书法学会认定为中国书法名碑,是研究宋代文字重要的参考和宝贵实物资料。

友情提示:运城关王庙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历史文物古迹,是非常值得一游的历史人文景观。
行走山西------运城关王庙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