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函谷关

(2023-12-08 09:10:22)
标签:

函谷关
历史上曾有三座""函谷关"",分别在三门峡灵宝市(秦关);洛阳新安县(汉关);以及距离秦关北5公里处的(魏关);魏关因建三门峡拦洪大坝时已被淹没,不复存在。
函谷关
""函谷关""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关口,与""剑门关""同为""天下第一关""。
函谷关
非常有意思的事是""函谷关""景区最凸出的景观居然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老子像,熠熠生辉。
函谷关
老子著作<<道德经>>,据说就是在这一带的道观著述完成,因此,千百年来,这里成为道家朝圣祭祖之地。
函谷关
1992年,灵宝市文保单位按照原古关图形,在重新重建""函谷关""关楼时,一并将辖区面积内原有的""太初宫""、""鸡鸣台""、""函关古道""等20处古迹纳入""函谷关""古文化旅游景区。
函谷关
""灵""字符,道教专术用品。介绍中特别提到灵宝县其实是由原桃林县更名而来,与""灵""字符有关联。
函谷关
""太初宫""始建于西周,现存的太初宫主殿古建于唐前,元、明、清均有修葺。
函谷关
此碑为元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重修太初宫时立置。碑文上依稀可见的镌刻字还阐述了老子的道德思想,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函谷关
老子的<<道德经>>自问世以来,一直是被奉为先秦诸子百家的启蒙者,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佳作。
函谷关
""鸡鸣台""又称:""田文台""。成语""鸡鸣狗盗""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重建的鸡鸣台,传说就是当年田文学鸡叫的地方。故事加传说,信又信由你。
函谷关
""望气台"",又名:""瞻紫楼"",成语""紫气东来""源出于此。原古建为唐代建筑,非常遗憾在民时毁于兵火。
函谷关
""东门关楼""是在1992年修建的复古建筑,原古关楼已不存在。
函谷关
今天重建的关楼南北长71.2米,高21.5米,有双门双楼歇山顶式三层建筑。
函谷关
函关古道,全长约15公里,谷深50-70米,谷底10米左右,谷岸坡度40-80度,最窄处只有2-3米,是这一带唯一的东西通道。古书上记载函关古道:""车不分轨,马不并辔"",""一泥丸而东封函谷"",用现代人的话讲就是谷幽,地势险,地貌森。
函谷关
函谷关,1992年重建。
函谷关
据清<<灵宝县志>>记载: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一人守关,可以当百,于是函谷之名,遂雄天下""。
函谷关
小结:虽说""函谷关""为新建的古迹,但""函谷关""之名为天下名关,更闻名天下的,就是老子和他的名作<<道德经>>,因此,""骑青牛西去""便是真理的最高智慧。
老子(约前571---?)春秋末年,字:聃,号:伯阳(今河南鹿邑人)。


行走河南------三门峡灵宝市函谷关


谢谢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