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山西会馆

标签:
行走甘肃 |

张掖""山西会馆""是一座古典寺院式建筑,始建于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是当地山西籍商人出资建造的极具地域文化的祭神、议事、聚会的私人公馆。2006年,张掖""山西会馆""被评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众所周知,清代""晋商""名扬海内外,无论是在全国的商业中心或边远商业集镇,山西商人的踪迹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是海外,于是,纯商业性质的会馆便出现了。

历史上最初的""会馆""出现在明代中叶,随着商业的迅速发展,商人的地位提高,客商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的经营的实力范围,同籍的商人们会结帮抱团,设立""会馆"",张掖的""山西会馆"",就是山西籍商人集资募捐而来的。

今天,我们看到的会馆内的戏台,分上下两层,上为台,下为通道,四周围绕看台,看台上为,下为廊,殿宇楼阁,木刻石雕,使建筑绚丽多姿,最有意思的是在戏台通道左右台壁,各有一大字,""禄""和""财""可见昔日晋商的心思。

张掖的""山西会馆"",占地面积约1750平方米,共有钟、鼓楼、牌坊、戏台、大殿等七大建筑群,它的建筑风格为河西地区清代会馆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甘肃地域内保存不多的清代会馆之一。

""山西会馆""大殿供奉关公,晋商一直视关公为""信义昭著""、""言必忠信""重义、诚信的化身。

晋商通常在自己的店铺供奉关公像,崇尚信义,因此,晋商所到之处,都要修建关公庙宇,其目的是请神威广大的关公,日夜监督商人的精神世界和商业活动,从关公身上汲取正气,从而让商业立于不败之地。

山西公馆的主体建筑是它的大殿,古朴斗拱,保存完整,歇山式顶,木刻梁,雕梁画栋,将宫廷建筑结构与民间建筑工艺融为一体,平常中透着富丽,美感十足。

大殿左右次楼柱嵌板上刻有7字楹联一副,上联:""自古英雄第一人"",下联:""汉朝忠义无双士"",横批匾额:""乃大丈夫""。

山西会馆与著名的张掖大佛寺毗邻,从公馆的一侧也可见""大佛寺""白塔---弥陀千佛塔。
行走甘肃------张掖山西会馆
谢谢分享!
前一篇:张掖大佛寺--西夏国寺
后一篇:塞上江南--张掖国家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