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城隍庙

标签:
行走山西 |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的城隍庙位于介休市东大街275号,而介休东大街历史老城介休的中心城区,也是明清时期介休重要的行政中心区域。

介休城隍庙,创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占地面积约3400余平方米。由于我来的太早,它还未开门,只好在门口先看看转转。

据悉,上世纪六十年代,介休城隍庙曾被改作介休晋剧团驻地,直到2011年,当地文保单位才对城隍庙进行抢救性维修,于是,经过修缮的介休城隍庙在2013年3月,被评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你光从介休城隍庙的影壁来看,就会明白介休的琉璃技艺有多棒。

据悉,介休是中国琉璃之乡,山西处处可见的古代琉璃,大多出自于介休地区,介休已经差不多有1200多年琉璃烧制历史。

介休城隍庙建筑造型独特,气势恢宏,尤其是当地产的黄绿琉璃,更使得建筑呈现出色泽明亮,交相辉映。

上午9:00点,城隍庙开门,现场只有我一个参观游客,这让我有点受宠若惊。

城隍庙是真实反映了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政经和社生的历史遗存载体,对喜欢古代历史的人而言,它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

介休城隍庙的规制布局较为完整,是当时(明代)形制等级较高的城隍庙之一,它坐北朝南,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影壁、山门、仪门、戏台、献殿、正殿、后寝殿,两侧为钟、鼓楼,配东西殿。

此外,非常值得一提的城隍庙多处建筑装饰的琉璃,这些琉璃造型精美,囊括了脊饰、鸱吻、筒页、悬鱼等等式样。

还有像博风板上的龙、狮、狗等动物造型也是栩栩如生,不愧是琉璃之乡,介休琉璃,处处令人惊喜。

我个人以为,到山西旅行,看古建筑一定要先抬头看屋顶,尤其是这些色彩丰富的琉璃构件,每一件呈现出的都是那流光溢彩的姿态,美仑美奂。

图为介休城隍庙的"献殿",四重挑檐的建筑风格,在别处很是罕见。

除了"献殿",我认为正对"献殿"的"戏台"也很有看点,戏台建在高于台基2.35米的砖砌台基上,为单檐卷棚硬山顶,分前台明间和后台明间,后台明间为歇山顶,一体建筑两体风格的交错,很是难得一见。

亦复如是,我在城隍庙一角发现了这块镂空的山石很是特别,就是我吃不太准它是天然形成的,还是人为雕凿而成,当然也不知它是现代的摆式,还是历史上就卧在介休的城隍庙内?

行走山西------介休城隍庙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