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新年美好生活
标签:
行走上海滩 |

老上海的年俗习惯是只有过了新年正月十八"落灯"之后,这个新年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过完,正所谓:"吃过汤圆,走过三桥,新年更新"。

上海历史博物馆馆藏年俗文物展<<沪上新年美好生活>>正在上历博的西楼展厅举行。

传统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我们为美好明天祈祷纳祥阖家团圆的重要日子。

旧时民间在春节来临前夕,也就是在腊月二十七那天要贴春联、贴门神。

如今过年已经很少有人家会自己做年糕,这首<<做年糕>>的儿歌也走进了博物馆。
上海人过年年俗受江浙两地的影响最大,这主要原因是上海人大多是江浙人后裔,有学者统计过上海的年俗七分近苏,三分靠浙。

近代以后,上海的年俗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比如在新年里走亲戚、看朋友(拜年)送明星、名媛的年画月份牌在民时的上海滩特别流行。

年画月份牌是特别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画种,它既融合了商业美术特点又吸收了西方绘画的色彩,是独一无二的海派文化表现。

过年放鞭炮,也是年俗,只是近年来上海市内区域是禁止燃放焰火炮竹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过年的年味。

还有在过去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必须要进行一场过年的祭祖仪式,如今这些老传统年俗很少有人家会做了。

还有像是大年初五"接财神"的习俗,如今也改成了在家族群、朋友圈群里发微信红包,老上海人"接财神"热闹的场景也只有在这些老画中得以重现。

新年逛庙会也是过年时的年俗,我们现在只能在老记录片看到这老上海年俗。

当年,除夕夜吃"年夜饭"的年俗还在,只不过现在很多家庭都愿意去外面的饭店去吃年夜饭,虽然是省事了,但浓浓的"年夜饭"味道却淡了,不在自己家里吃"年夜饭"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吃年夜饭是亲人团聚,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乡愁,家和家人,才是重中之重。

新年穿新衣、放鞭炮、拿压岁钱、吃年夜饭、逛新春庙会、给长辈拜年等等,这才像个完整的过年程序。

过年到底过什么?
欢迎评论!
行走上海滩------上历博年俗文物展<<沪上新年美好生活>>
谢谢分享!
前一篇:从这里出发
后一篇:梅兰芳---艺术人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