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年度钜献宅兹中国大展

标签:
行走上海滩 |

近日,申城持续高温,骄阳似火,酷暑炎热。可比天气更热的是人们争先恐后的要观摩一场正在上海博物馆如火如荼进行的年度大展<<宅兹中国>>,网上预约的参观券当日秒罄,此展的火爆程度是近年来极其少有的,就连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莫言也冒着酷热匆匆赶来,和许多慕名而来的观众一样,他也是为探源中华文明"何以中国"而来。

大展名为"宅兹中国",其出处是从宝鸡出土的周朝青铜器何尊上面的铭文记载"天下之中",也是古代人认为的"天下四方中心"之意,这种提法与国名有着重要的文化关联,"天下之中"成了最早的"中国"出处,尽管它与现在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但仍具重要的历史脉络与中华文化的联系。

本展集中了河南考古发现的夏商周三代的出土文物200多件/组,其中"国宝级"文物67件,可见"宅兹中国"大展之重磅。

我国的河南省地处华夏中原,也就是出土文物铭文记载的所谓"天下之中",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区域。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夏商周三代文明构建和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础,成为中华民族的源头。

距今5500年前,中原地区已经形成非常高等级的文明形态,它是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

兽面纹牌饰,该件文物构件结构严谨,纹饰线条精细,既有庄重之感,又不失俏皮之气,神采魅力俱佳。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是属于后者,但也被古人精湛的技艺所感染,多么的绝伦美奂啊!

这块镶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让人印象深刻,你一定会联想到它的主人是谁,猜测它的用途等等。

其实,我对本次展出的出土文物都很好奇,想了解它们背后的人文故事,也赞叹古人工艺的精致与瑰丽。

鼎是王权礼制的象征,夏朝的鼎工艺上稍显简陋。

商朝的鼎,比夏时的规整不少,纹饰也增添更多花样。

而战国晚期的镶嵌金银团花纹带流鼎,布局匀称,纹样工整,给人以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青铜鼎的铸造,代表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平,想到它是5000多年前的古人才华造就,不禁会赞叹一番。

这些出土的先秦时期的古陶器,也从另一方面向我们展示那时波澜壮阔的文明魅力。

这个是何物?

先秦时期的陶俑蜡烛插台

从文物的可看性上来说,我个人比较喜爱造型各异的大型青铜鼎或尊,主要是因为它们更难铸造。

而且各种鼎、尊名目繁多,又有不同的用途,能让人更想探索它们背后的故事。

这个玉器小牛造型,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萌萌的",非常可爱。

这个又是何物?

鼎细节部分的纹饰印记为何意?

这尊四方型,中部又铸鸟兽的四瓣花纹非常罕见,它又是何物?

<<何以中国?---宅兹中国>>有很多的疑问等你来展会发现,等你来现场解答。
行走上海博物馆---观<<宅兹中国>>年度大展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