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石记

标签:
行走杭州 |

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区的孤山,对所有金石爱好者来说都是内心充满着向往之地,也是提升个人篆刻技艺和修养的绝佳之处,更是不容错过的"金石艺术"的朝圣之地。

据史料记载,南宋理宗淳右十二年(1241年),孤山兴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几乎将半座孤山改造成为了御花园。

在今天的孤山风景区内,最重要的人文景观非"西泠印社"莫属。

时光再退回到清康熙年间,康熙南巡时来到孤山,这里又成了行宫,到了雍正时期,这里又改行宫为圣因寺。因此,孤山绝对是一座有传奇历史故事和完美景色相融合的西湖旅游胜地。

与此同时,孤山也是近代文人和金石爱好者们顶礼膜拜的文化之地和欣赏篆刻墨迹最胜之地。

这山石间的石建筑名为:汉三老石室,它建于1922年,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藏于石室内的一块刻于东汉的文石,此石被誉为"浙东第一石",文石极具收藏和学术价值,是人们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实物。

建于1922年的"小龙泓洞"石窟,刻有吴昌硕题写、袁枚诗刻,邓石如像。

吴昌硕石刻像

这石屋外形仿造吴越时期的宝箧印经塔(阿育王舍利塔)造型,左边石像人物丁敬,浙派篆字刻大家。

邓石如石刻像

华严经塔,又名西泠印社石塔,建于1924年,经塔呈八角十一级石塔形制,底层刻由周承德书<<华严经>>和李叔同书的<<西泠华严经塔写经题偈>>。

西泠印社四位创始人互相交流篆刻技艺的凉亭,也是印社早期建筑之一,取"结交金石"的寓意。。

吴昌硕题刻

西泠印社成立八十周年纪念社员题名石碑。

鸿雪径,始筑于1913年,,径北石壁间太湖石刻"印泉"二字为1918年李叔同入孤山时所刻。

观乐楼,建于1920年,由创始人吴隐从孙吴善庆捐造,1927年吴昌硕曾在此小住。

1957年该楼被辟为吴昌硕纪念室。

西湖文化景观中重要的史迹所在地之一------清行宫遗址

站立在孤山最高处观景平台眺望西湖三岛的风景,此处被文人誉为:孤山之胜景。

题襟馆,里面存有叶铭在1919年访康为时索其所书的墨迹"湖山最胜"四个大字。

各个时期的文人金石拓片展览。

其建筑造型独特,布局别有洞天,行走其中,移步换景,曲径通幽,常有意外之惊喜。

"西湖天下景"亭。

孤山总体布局分为四组建筑群---凉堂建筑群---鉴亭建筑群---山前柏堂建筑群和山川雨露图书室等石塔、经幢、石室、石刻造像等多处古迹,整座孤山景致幽绝,有"占湖山之胜,撷金石之华"的美誉,孤山之行,可谓不虚此行。

只是西泠印社,因安排上的原因错过参观时间,唉,世事总会有憾,留有余地,或许会更让人期待哦!
西泠印社,下次再见!
行走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孤山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