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道院

标签:
行走杭州 |
位于宝石山最高峰葛岭的抱朴道院是宝石山最负盛名的重要历史古迹。
葛岭之名,取自东晋时期(317-420年)炼丹家葛洪在此建"抱朴庐"炼铁丹而得名。

抱朴道院是西湖文化景观中道文化的代表,它见证了杭州地区道文化的发展轨迹,是全国二十四处重点道文化活动场所之一。

院内古遗迹特别多,像宋代的古井、园林假山、明代古碑等等,比较可惜的是笔者到访之日,院内正在内部装修,故不对外开放,我只能和装修的大哥打声招呼,匆匆一观,待该院装修结束后再来拜访。

2010年,杭州文管部门对抱朴道院部分区域考古调查,发现晚清以来的各个时期的屋房基址和庭院墁地,还有排水沟等古遗迹。

从宝石山的葛岭眺望北部杭州城的景观。

古人在游览宝石山时留下的石碑刻。

已经修复了部分老建筑的外围门楣门头等,内部建筑均未能重新再造,只是做个表面"文章"。

因为离西湖特别近,在杭州环绕西湖周围的房屋都不会便宜,自古以来都是。

在葛岭上眺望西湖,西湖的美,美不胜收。

沿着正在修缮改造修建的古院一路下行。

沿途山道石壁上随处可见一些古人留下的石刻字迹。

门柱石左右两旁的楹联石刻字迹已模糊不清。

从古建布局来看,其特点是整体沿山势而造,因地制宜。

这些建筑比较完整,细化看结构精致,局部雕刻细致。

在宝石山上看西湖"断桥"景致,感觉很不一般。

下山途遇这棵古樟,据悉它的树龄已超过250年,绝对是棵有年代的老树木。

西湖湖中的三岛景致,也只有在宝石山上才可以看见这般图景。

葛岭之名,取自东晋时期(317-420年)炼丹家葛洪在此建"抱朴庐"炼铁丹而得名。

抱朴道院是西湖文化景观中道文化的代表,它见证了杭州地区道文化的发展轨迹,是全国二十四处重点道文化活动场所之一。

抱朴道院现存的建筑是明代(17世纪)重建修缮时的格局风貌。

院内古遗迹特别多,像宋代的古井、园林假山、明代古碑等等,比较可惜的是笔者到访之日,院内正在内部装修,故不对外开放,我只能和装修的大哥打声招呼,匆匆一观,待该院装修结束后再来拜访。

2010年,杭州文管部门对抱朴道院部分区域考古调查,发现晚清以来的各个时期的屋房基址和庭院墁地,还有排水沟等古遗迹。

从宝石山的葛岭眺望北部杭州城的景观。

古人在游览宝石山时留下的石碑刻。

已经修复了部分老建筑的外围门楣门头等,内部建筑均未能重新再造,只是做个表面"文章"。

因为离西湖特别近,在杭州环绕西湖周围的房屋都不会便宜,自古以来都是。

在葛岭上眺望西湖,西湖的美,美不胜收。

沿着正在修缮改造修建的古院一路下行。

沿途山道石壁上随处可见一些古人留下的石刻字迹。

门柱石左右两旁的楹联石刻字迹已模糊不清。

从古建布局来看,其特点是整体沿山势而造,因地制宜。

这些建筑比较完整,细化看结构精致,局部雕刻细致。

在宝石山上看西湖"断桥"景致,感觉很不一般。

下山途遇这棵古樟,据悉它的树龄已超过250年,绝对是棵有年代的老树木。

西湖湖中的三岛景致,也只有在宝石山上才可以看见这般图景。
行走杭州抱朴道院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