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1919文创园
标签:
行走上海滩 |

1919半岛文创园是由1919年创建的上海大中华纱厂改建而成。这里完好地保留了从1919年-1932年不同时期建造的各式老建筑,其中就有欧式、日式和中式风格老建筑,是当时上海纱厂中规模最大,生产能力最强的棉纱厂。

现址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此建筑建于1929年,为二层砖木结构装饰派艺术风格特点。据介绍该楼建筑面积852平方米,外立面为清水砖墙,曾作为大中华纱厂职员医务楼使用。

这幢楼面墙艺术气氛浓郁,我之后再告诉你它是何相关产业用途的办公楼。

此楼,也称:"钟楼",建造于1924年,为四层砖木结构。该建筑融入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建筑中部设有塔楼,塔楼四面设有圆形开窗,坡屋顶形式,总建筑面积为981平方米,是永安第二纱厂行政办公大楼

1919半岛文创园是由原上海第八棉纺厂(曾经的大中华纱厂和华丰纱厂)转型而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现已成为国家AAA级的旅游景区,免费向公众开放。

聂云台雕像,聂云台是曾国藩的外孙,1919年创建了大中华纱厂的前身华丰纱厂,是近代上海实业界首屈一指的人物。

此楼建造于1933年,为框架结构,有巴罗克风格特点,是原纱厂的配套发电厂。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保留了原发电厂20吨锅炉基座及出煤渣口,并有一条大型运煤输送带从下至上。

现在这里改建成为"私人工业设计博物馆"。

此楼建造于1929年,为二层混凝土混合结楼,总建筑面达21876平方米,是当时远东地区长度最长的整体厂房,也是远东最大的纺纱车间。

园区展示馆

陈列展示百年半岛的发展历史。

展厅一角

纺纱织布用的梭子

原上海第八棉纺厂各种搪瓷杯、搪瓷盆。

永安碑,1925年,郭氏收购了大中华纱厂,建立了永安二厂。

二楼西端空地正在招商

新改建后依旧保留原建筑结构特点。
建筑装饰外墙带有明显的巴罗克建筑特点。

配套的发电机组楼

作为曾经远东最大的纱厂车间,今天看此建筑,依然让人感觉到它的宏大。

右边的建筑为成品仓库,建造于上世纪5、60年代。

上棉八厂规模最大时有纺织工人一万余人,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棉纺厂之一,保留这一段值得纪念的岁月很有必要。

窗台上的艺术"狗"

历史遗迹

创意涂鸦天桥

"老建筑"与时代同行,同样具有华丽"蝶变"的意义。

半岛的"蝶变",我觉得这个应该是KTV---什么总汇---。

艺术涂鸦墙

行走上海滩,半岛1919。
谢谢分享!
后一篇:金山亭林铁崖古松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