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灯古镇
标签:
行走昆山 |

千灯古镇隶属江苏昆山市,是一个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镇。千灯,原名"千墩",出之吴越争霸。

千灯古镇自古钟灵毓秀,物阜民丰,人文荟萃,风物清嘉。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镇,同时也是中国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

千灯古镇标志性的景观照---三桥邀月。

所谓三桥,是指宋、明、清三代不同风格的古桥。眼前的小桥名叫方泾浜桥,是明代风格的桥梁。

方泾浜桥边的古石板上面刻有明代的铭刻

另外二桥为清代风格的三孔石拱桥---恒升桥和宋代风格的木桥---鼋渡泾桥。图中左边小巧玲珑的木桥便是鼋渡泾桥,因为是现代仿造的,游客稍不注意都会忽略它的存在。

桥头边拴缚船舟的古石拴

恒升桥横跨在千灯最主要的河道尚书浦(千灯浦)上,尽管它是清代风格的三孔拱石桥,但距今也有200多年的历史。

恒升桥中间的主孔宽约10.8米,左右两孔宽约6.8米,桥洞最高4.8米,桥全长约27.88米。

千灯浦岸边的民居,白墙黑瓦,古韵盎然的枕河人家。

古镇里的千米长廊是人们休憩、聊天的好去处。

秦峰塔,是千灯古镇上的最高建筑物。

这座七层砖木结构的方塔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因其造型独特,形态卓越,远观似亭亭玉立的少女,故当地人又称秦峰塔为"美人塔",现塔为2003年重修。

牡丹亭因昆曲名作<<牡丹亭>>而作,昆曲是元代形成的戏曲,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作为百戏之祖,昆曲已经成为是千灯古镇的另一张重要名片。

"昆曲发源地千灯"由京剧名家梅派传人梅葆玖题写

延福禅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2005年重修,和秦峰塔一起恢复原貌。

可惜禅寺因疫未能开放

正山门前的鼋渡泾

石板街,是千灯古镇的另一道风景线。

石板街全长约1200多米,主道约800余米,由2072块条形花岗石板铺成。
木瓜浜古道,始建于南宋。

据悉,今天古镇的石板街,是1915年用重金聘请青浦朱家角筑路名匠王世昌重新整理修缮的。

千灯古镇老街上,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顾炎武的故居。我会在以后的博文中专门介绍这位大学者的生平故事,今日先作预告。

千灯的石板街两边,都是商家老店的格局。纵横交错,贯穿南北的石板街,它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古镇古已有之的繁荣胜景。

凝薰桥,始建于明祟祯十年(1638年)的单孔双拱桥石板桥,现桥形态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建的花岗石桥。

沿街廊坊,一看就知是个大户人家。

蒋泾桥和凝薰桥双桥合影

千灯浦上的游船

我站在凝薰桥上当地人说这种乘船游览的方式为:汆浜。说完那个人不怀好意地大笑起来!我严重怀疑这个"汆浜"不是什么好听之词。

等我从"顾炎武故居"出来,老街上已经人潮拥挤。

老街上的古戏台因疫未能开放,作为昆山千灯的一张名片,在古戏台听一场"百戏之祖"---水磨腔的昆曲,应该是件很优雅的散心悦事。

老街上的一体双眼井,承福井。据悉该井是当地人为了纪念徐福东渡而凿。

千灯古镇上还有好多处景点因疫未能向公众开放,像徐福纪念馆、堪称"中国第一当"的余氏典当,还有延福禅寺里玉卧佛等,只能放在下一次再来千灯探访啦。

千灯胜景---三桥邀月

揽水乡美景,寻先贤遗风,听昆曲悠扬,观古镇风情。
千灯古镇,后会有期。
前一篇:所图
后一篇:千灯老街上的百年老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