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太平天国忠王府旧址
标签:
行走苏州 |


我参观的当天上午11点左右,由于暴雨狂风,造成正大殿屋脊上方的部分天粱砖瓦被击落,幸好未造成游人受伤,主办单位立刻组织保安封锁了正殿,也使我无法拍摄忠王塑像。

这张是正大殿背面,你可以清楚看到上方屋顶砖瓦的严重缺损。
听说,为了妥善保护这座具有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太平天国建筑群,从1951年至1975年,曾对部分官署修缮7次,1993年起,由国家文物局拔款,完成了全部建筑的修复,2006年又将修茸一新的忠王府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组成部分对外开放,使其更显宏伟,成为苏划一处独特的人文景观。

散落一地的砖瓦碎片,难得一见。想必今天是什么日子,老天显灵,提醒点什么?不得而知。迷信一把,你信不信。


后堂的卧虬堂是由江南吴中才子唐寅书写,唐寅就是唐伯虎,据史料记载,唐寅、祝枝山等文人骚客相惜相慕,时常在园中宴饮品茗,一日酒过三巡,诗兴大发,唐伯虎提笔写下“卧虬堂”,卧虬是指园中种植的紫藤而得名。

这是二殿,是太平天国在苏淅地区的最高统帅指挥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忠王府成了大清重臣李鸿章的江苏巡抚行辕,李鸿章曾感慨慨忠王府是“平生所未见之境也”,由此可见它的雄伟壮丽,错落曲折。

太平天国忠王府旧址不仅存有浑厚朴实的龙凤纹饰富棂和神态生动的石狮雕像等珍贵遗物,还保存有400余方秀丽典雅的苏式梁枋彩绘,数量之多,艺术水平之高,全国罕见。




这是江南最大的室内古戏台,至今仍然还会举办各类文化演出和茶聚。

这里是明代文徵明亲手植种的紫藤,距今已有500多年了,依旧生机勃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