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林塘老街

(2015-10-27 07:02:46)
标签:

行走上海滩

三林塘老街
三林塘老街是离上海市区最近的一条古代街道,位于浦东三林地区。公元4世纪(东晋时代)浦东还是一片浅海,唐五代时期,此地一带港浦河道有二百条之多,其中有一条就叫三林浦,三林水荡泛光,芦苇摇曳,鱼跃虾跳,后人将三林浦称为三林塘。
三林塘老街

三林塘老街
三林发祥于北宋时期,最早是由林姓开拓者开垦的,故名三林。北宋丰年,祖籍福建的林乐耕携二子来此定居,他们将西林、中林、东林开垦成三林庄,开创启三林塘的历史。宋时三林地区就名闻天下,是上海浦东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地区,三林昔日繁华古韵,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三林“三宝”、“三绝”、“三特”是三林古镇的文脉,承载着最厚重的浦东文化。
三林塘老街
图为三林始建祖林乐耕雕像
三林塘老街

三林塘老街
文昌阁是供奉文昌帝君所建,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即文昌宫,一说在北斗魁前,一说在北斗之左,六星各有星名,分别称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曲星,是古代民间和道教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帝君又称樟潼神张亚子。
三林塘老街
文昌阁后面,是当地开办的浦东三林文化民俗馆,供游人免费参观,一进大门就看到关于三林来历的详细介绍和过去三林地区民间风俗样品陈列,每件物品都突出老三林地区人文和历史,其中关于三林“三宝、三绝、三特”的陈列尤为吸引观者眼球。
三林塘老街

三林塘老街

三林塘老街

三林塘老街

三林塘老街
清代织布机依然能工作
三林塘老街
图为三林三宝之一的标布陈展
三林塘老街
三林三宝分别是标布、崩瓜和酱菜。其中崩瓜尤为受上海人欢迎,崩瓜是西瓜的一个品种,一般只有2、3斤重,瓜皮非常薄脆,一不小心,就会崩烈,故当地人称其西瓜为崩瓜,也有民间谚语讲:“一只老崩瓜”意思是此人皮厚,不会崩烈,专指精明利心之人。
三林塘老街
图为样品三林崩瓜的陈列,供游人识别。
三林塘老街
三林酱菜是三林三宝之一
三林塘老街
三林三绝之一瓷刻,起源于清康熙年间的民间工艺文粹,以刀代笔,以瓷当纸,一见功夫,清中期名声阙兀。
三林塘老街
三林三绝之一刺绣,起源于元朝,明清臻于灿烂。
三林塘老街
三林三绝之一本帮菜,盛行于清末民初,本帮菜是上海浦东地区的本土菜的代表,以老八样为主,乡村逄时过节,婚事庆典,摆酒设宴。“老八样”分别是小葱肉皮、红烧扁鱼、本帮扣鸡、扣三丝、咸肉扣水笋、扣蛋卷、蒸三鲜、本帮走油肉。三林塘老街
三林三特分别是城隍出巡、崇福圣堂(庙会)和舞龙,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民间有威灵公---一城隍老爷巡街游行祈福风调雨顺,图为古时巡游盛况模型介绍。
三林塘老街
三林舞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有重大节日,三林舞龙队会在老街上表演,浩浩荡荡,生龙活虎,并出访到多国进行过文化交流。
三林塘老街

三林塘老街
古戏台广场
三林塘老街
老街街道上的古屋民居
三林塘老街

三林塘老街

三林塘老街
三林肉皮是三林本帮菜的重要原材料之一,极富三林地方特色。
三林塘老街

三林塘老街
三林酱菜我不再介绍,之前有博文《三林酱菜》专门重点介绍过。
三林塘老街
腌制酱菜的大酱缸
三林塘老街

三林塘老街
老街上的这家饭店相当有名气,《舌尖上的中国》第2季有一集专门介绍过,店主是上海德兴馆创始人李林根的儿子,上海老饭店名厨李伯祥和他的孙子开设的,每天宾客盈门,生意十分火爆,不定座,坚决没位。三林本帮菜具有鲜明的地方个性,它体现:“形制精巧,色香味浓,鲜美绝伦。”的特点,驰名沪上。
三林塘老街

三林塘老街
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古老石桥,现单独保护性保留,让游人体现过住的岁月。
三林塘老街

三林塘老街

三林塘老街
   水是三林的灵气,桥、浦、港,成就了三林塘,千年前的商贾云集,繁盛一时,三林塘水自黄浦江进入,自西南东,唷育着两岸的民生。而今,除了一旺塘水依旧流淌着,历史悠久的河塘两岸却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富庶的同时,遗憾老镇古迹全无踪影,全新的古镇,总让人不免觉得虚有其表。

   好在,当地政府建造的三林民俗馆还存有一点过往三林的旧貌,也算不虚此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