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扇耳光前必须知道的事

(2014-06-24 22:35:54)
标签:

打耳光

秘诀

姿势

前期准备

面子

分类: 说说那些“破事儿”

       那次,阳光向我求教如何扇人耳光,这是个大事。本来我不轻易外传,但是有件事触动了我,于是我决定在今天向大家传授经验。

       先说说扇耳光的本质,耳光是不疼的。尤其是现代人没练过什么武艺,也没内力,就算卯足了劲儿一巴掌下去,被打之人也尚可承受(真真遇到高手的情况我们后面再分析),关键是丢面子。对了,耳光的本质不是让你疼,是让你丢脸。当众被人扇一个轻飘飘的耳光绝对比两人私下里暴打一架让人更难堪。
       所以如果是想通过耳光来让人疼,我劝你趁早收手,刀应该用在刀刃上,耳光是专门羞辱人的。要是连这门武功是做什么的都搞不清楚,那么你的扇耳光水平连市场大妈还不如,因为你没人家有力气。
  
       很多人不知道,扇耳光的前期准备很重要,对它的认真程度决定了你能打出什么水平的耳光来。随随便便的一挥之后,你有可能会面临无穷无尽的麻烦,所以必须慎重对待。
      且不论打人缘由,现在我们假定你是打算挥出你的手掌,那么就要仔细阅读下文并牢记在心;

 

一、观测

       观测乃是扇别人耳光中最重要的一环,一观此人能不能打;二观能不能打到。先说这第一条,你要是不会看人,对着李刚的儿子那么一挥,那就等着晚上被剁手吧。这个买卖划不来,所以最好放句狠话赶紧溜之大吉,假如对方人多势众,那就赶紧说点好话再溜之大吉。
倘若这个人是可以下手的,那么你就要注意和对方之间的距离。自己的手臂有多长,这个提前就要测量好,一定要清楚。不然你想象一下当着大庭广众扇别人耳光,一巴掌挥过去发现手短了,没打着,这是多么丢脸的一件事。
       注意了,打耳光的标准距离是你伸出胳膊,你的手腕刚好在对方的鼻尖处,这样你的手掌才能准确的落在对方脸颊上。为什么距离如此重要呢?如果你的手放得太靠后,也就是说你这一耳光会非常“结实”,那么势必会打到对方的耳朵。耳朵是个比脸皮脆弱许多的地方,你一掌呼过去如果把人家耳朵也算在内,搞不好是要出人命的,就算不死也容易内伤,到时候你赔得起么你?别为了一个耳光弄的自己倾家荡产。
      第二个情况就是打的太“浅”,手指尖尖碰一下毫无杀伤力,而且人家只要稍微把头一偏,可能就没打上了,这跟手短是一个效果。考虑留长指甲可以增加胜算,指甲刮花了人家的脸也算够本,但是这种耳光也只能算三流水平,高手是不会这样投机取巧的。

 

二、造势

       造势非常重要,“势”相当于内功,可以使你的耳光威力倍增,一个一流的耳光绝对要做到内功和招式完美结合。造什么样的势要看你有怎样的手法,内功是为了更好的展现招式做铺垫的。一般来说有两种,分别是外放式和内敛式。这两内功种各有各的好处,且听我一一道来。
       外放式是指一开始就气势汹汹,你的语言,你的眼神以及肢体都呈现出一种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的状态。优点是有极大的威慑力,在对方和你交涉的过程中,他会一直担惊受怕,怕你突然动手,而这个过程会消耗他很大的能量并且让他处于弱势。缺点是对方早就看你想动手了,心里一直提防着,所以你这一耳光可能会被挡回去。或者对方在惊恐之下先下手为强了,那么你这次就彻底败了,简直是奇耻大辱!外放式对技术要求稍微低一些,因为你释放怒气时就可以一边挪动步伐一边测量距离、估算力气等等,有比较多的准备时间。而且一击不成还可以连击。
       内敛式就是你不动声色,不让对方提前知道你的意图,在某个瞬间突然爆发,杀他个措手不及。优点是对方难以防备,通常情况下可以顺利完成耳光。缺点是,没有了怒气作掩护,你这一耳光就是赤果果的侮辱,再加上没有威慑力,对方难保不会恼羞成怒跟你拼命。内敛式是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的,必须是非常熟练的高手。因为它要求打人者将杀气完全隐藏,只在发功那一瞬间爆发,一巴掌下去稳、准、狠,瞬间又收回,恢复从容淡定之色,方显大家风范。

 

三、姿势(此功传女不传男,男人自重)

       姿势就是招式,有的人可以舞剑似漫天飞雪,一看就是大侠;有的人只能练螳螂拳、蛤蟆功,一看就是喽啰或反派。武功招式本身没有好坏,都是为了杀人。呸,强身健体,行侠仗义。但是招式美丑决定了你是是主角还是丑角。明明你有道理,只是去抓小三,人家姑娘哭的落雨梨花,楚楚可怜,你一副泼妇的架势,像祥林嫂学习把自己站成了圆规,那就算是对也变成错了。 
      所以说,无论做什么都离不了美学,传女不传男就是这个原因。一个男人站在大街上扇别人耳光,无论是打男的还是打女的,都是丢自己的人,非常丑,所以不传。 
      姿势因人而异,有天赋的姑娘可以自己创造适合自己的美丽打法,如果实在没有天赋,我也可以传授,且听好。

第一步:调整心态。带着对方必死,自己必胜的决心,周身散发出一种不怒自威的王者气势。

 

第二步:调整距离。一边打量对方让他发毛,一边向前或向后挪动步伐找好位置,以便打出最佳水平。

 

第三步:调整姿势。如果你是右撇子,右手可以自然下垂,左手抬起平靠在腹部。如果左手手臂上挂着包,那么这个姿势就更自然了,而且看起来非常优雅。

 

第四步:蓄势待发。此时,右手可以绷紧肌肉再放松,反复多次热身,免得等下拉伤。左手则要护住右腰,据本人多年的实战经验得知,如果左手不护住右腰,扇人时力道太大就会闪到腰,之后就不能再发起第二次攻击了。另外,一旦打完,左手要立刻松开右腰变成防御姿态。有些被打者可能也得到过我的真传,所以反应相当迅速,很有可能在你正得意的时候一巴掌给你还回来,左手就是用来格挡的。一种是抬起大臂格挡,这种档的比较牢,但缺点美感。还有一种是抬起左手小臂防御,相对好看一些,不过有可能力气不够没完全挡住。最高明的手法就是一下抓住对方的手,这要求打人者有极高的内功和反应速度,最重要的是把我传授的心法记熟。

 

第五步:挥掌。做好了前面的步骤,这一巴掌就可以打的惊天地泣鬼神。有的人这时候就忘形了,如果你的追求只有这么点,那就收拾东西下山吧。但是我对有上进心的弟子要严格要求,打的美不美就看这一瞬间。最常见的两种打法,一是向侧面平抬起手,然后直着手臂平平的呼过去,大小臂呈180°。这种打法对方会挺疼,但是透露着一股子野劲儿,非常不入流。还有一种是只抬起小臂呼过去,大小臂通常呈90°。打人这种事,一旦小家碧玉了,总有种贱气,不可取。应当是手从下方抬起,手背冲外手心冲内,划过自己的中心线,一边抬举一边向外扩展,举到自己头顶上方时瞬间翻掌,变掌背为掌心,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打下去,打完之后再从中心线优美的收回。如此一来,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有张有弛、收放自如,刚柔并济,动静结合,有长虹贯日、万马奔腾之势。不但动作优美极具观赏性,还彰显了你的贵族气质,并且能把对方打得眼泪直流。
注意了,前面抬手是蓄力的过程,力道的爆发就在头顶翻掌的那一刻!武功的精髓就在于此,成败在此一举,弟子们牢记!

 

第六步:收尾。不要以为打完了就完了,人在最放松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出错的时候。打完一掌之后,顺着收掌之势应迅速后退两步,跟对方拉开距离,这样才可万无一失。

 

四、被打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打人打多了总有被打的时候。相信有灵性的弟子都可以举一反三,但是为师在此还是要强调一下。

       话说打人要观人,但如果是被打,无论对方是什么身份都不应该让他得逞,毕竟这关系到面子问题。

 

如何避免
一、看见对方蓄势待发就主动拉开距离
二、如果对方执念很强,一直在蓄势待发,你可以考虑先下手为强,这样对方心理上永远也赢不了了
三、如果对方一掌已经挥了过来,马上身体后仰,脸猛的转到对方挥向的方向。一般右撇子打人,你平日里可以练习向左猛转头,免得关键时刻扭到脖子。当然了,迅速蹲下也是可以的,但是不好看。
四、如果对方留了长指甲或者攻势特别猛记得格挡。
五、真正的高手可以一把抓住对方的手,再蔑视的看着他,对方会很尴尬很羞愧,说不定从此不举,再也不能打人耳光了。

 

已经被打
       如果被打的是男子,那么无论打人的是男是女,都不适合还手。有些腹黑的男人甚至专门挨一巴掌好让自己占据道德优势,接下来就可以无情的抛弃打人者了。
       如果被打的是女子,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当然要还手。
       如果不好出手,而且有人围观,要看围观的是什么人。如果围观者偏向你,那就一定要哭。纤细的手捂住被打的红肿的脸颊,如果没打红麻烦你捂的时候用点力。闪闪的泪光在大眼睛里闪烁着,无辜的眨着眼睛,豆大的泪水从脸颊滑落,这时你要用含泪的眼光扫视一下围观群众,然后就可以慢慢转入啜泣,等到群众有反应之后就可以耸着肩哭的落雨梨花楚楚动人了。记住了,嚎啕大哭是绝对不行的。
      假如围观者里面没有你的人,只是普通群众,那么万一不小心被打了,千万不能哭,要一脸震惊的看着打你的人,要是能配上伤心、失意、无奈的眼神最佳。这时对方会被你看蒙,因为你的反应出乎他意料,这时候你就可以轻轻的摇摇头,苦笑一下,慢慢的拨开人群,留下一个落寞的背影。走到没人的地方赶快跑掉,免得人家反应过来追着打你。这么做了以后,围观群众会因为搞不清楚状况不敢骂你嘲笑你,而且很有可能对留在那里目瞪口呆的打人者指指点点。

       所有的武功心法已经全部传授给你们了,要想成为一个高手是要付出很多时间和心血的。高手过招,胜负生死只在一念之间,弟子们各安天命吧。我打算金盆洗手退隐江湖,只想奉劝一句“得饶人处且饶人,心中有情,手下才能留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