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天孝说道》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标签:
高天孝道德经财富教育老子 |
天孝注解:
使一些聪明人也不敢妄为。
老百姓都本分的生活,如果这样形成一种大的环境,一些聪明人,就是了解世界真相的人,掌握改变世界知识的人。不敢轻易的扰乱整个社会的稳定。对于不听话的老子也有霹雳手段“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74章)
帛书甲本原文:使夫知不敢弗爲而已。
王弼注:知者谓知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天孝注解:
这样自然就能保持社会稳定,没有治理不了的国家。
前面说的这些方法称为“无为”,按照这些方法治理国家,自然就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了。
无为一定是要做事情的,比如种庄稼,先要开荒,然后播散种子,再后浇水施肥,这个时候就要等植物按照自己的生长规则生长就可以了,千万别拔苗助长,那样就会前功尽弃,到了收割的时候一定要去收割,不能早了,也不能迟,这样就会有收获。所以一定要正确的理解无为。老子通篇都是在说道和无为,就是要我们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不是不做事,也不要违背规律做事,这样所有的事都会圆满的完成,达到无所不治。
桓公说:“我想要征收房屋税。”管仲回答说:“不行,这等于毁坏房屋。”又说:“我想征人口税。”管仲回答说:“不行,这等于让人们抑制情欲。”又说:“我想要征收牲畜税。”管仲回答说:“不行,这等于叫人们宰杀幼畜。”又说:“我想征收树木税。”管仲回答说:“不行,这等于叫人们砍伐幼树。”所以一项政策出台,要考虑这项政策的连锁反应及其不良后果,如果所有的政策都是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所有的政策人民都会支持。
“为无为,则无不治。”用中医的理论注解比较容易理解。“为无为”就是治未病,在还没有得病的时候进行调理,防治疾病发生。“则无不治,”如果你身体的所有问题都是在没有产生疾病的时候就及时通过调整有效的解决了,那就没有治不好的疾病了。
帛书甲本原文:則无不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