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作业批改有效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2014-11-04 08:59:28)
标签:
教育课题 |
分类: 课题报告 |
旬阳县基础教育科研
“十二五”规划 2013--2014
时间:2014
年 9
立项号 |
XKT20140309 |
课题名称 |
初中数学作业批改有效策略研究 |
负责人 |
王培辉 |
负责人 所在单位 |
旬阳县关口初级中学 |
课 题 研 究 进 展 情 况 |
一、准备阶段,确定研究问题(2014.3---2014.4) 1.在课题研究初期,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作业当中存在的问题,我对本校七年级学生作业及数学作业批改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发现作业批改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弊端,有的教师批改作业没有针对性或不符合学生实际,成为无效作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作业批改工作量比较大,收效甚微,反馈的信息真实度欠佳。②作业批和改都不及时有效。③作业批改评价简单化、主体单一化,有时情绪化。 2.分析学生作业低效或无效现象产生的原因。①教师只重视讲、辅而忽视作业的批改和反馈。②作业批改不及时或对批改后学生的改正情况要求不严,大多数学生错题没有改正,没有达到批改作业的目的。 3. 查阅资料,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制订课题的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对象,课题申报。 二、实施阶段,尝试不同的作业批改方式。(2014.5---2014.10) 有效的作业批改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弥补与提高。对于指导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反馈教学效果,教师调整改进教学方案,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我从本校作业批改有效问卷调查中发现,批改作业普遍存在着一些弊端,有的教师批改作业没有针对性或不符合学生实际,这样既占用了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没达到应有的效果,使之成为无效作业。 三、研究成果: 1.总结自己作业批改、反馈,各环节的经验: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提炼出数学作业的批改与反馈的思路,进行实验、修正。 2.完善作业教学的批改与反馈的操作思路、经验:根据学科性质,通过总结、收集、分析、讨论、实践,形成具有指导性、作业批改的方法、形式;作业反馈信息的处理等系统的操作办法或程序。 3.形成的几种作业批改方式。①随堂同桌互批、教师抽查结合的方式。对非“理解”性或“识记”性的简单作业题,采用随堂同桌互批教师抽查结合的方式。新课结束留几分钟时间直接让学生把作业书写在书本上,然后让后找学生板书答案,同桌互查互批,老师抽查,同时加强对学生批改作业的指导,对学生参与批改的作业,老师应进行检查和做出必要的评价。②组长和教师面批面改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理解难度较小的非开放性题,采用组长与教师面批面改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数学课堂对学生的分组情况,4人组成一个小组,每组确定一名责任心强、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任组长,数学午自习后20分钟作为作业批改专用时间,老师重点批改作业错误率较高,需特别关注的部分学生的学生作业,其余学生作业完成后依次交给小组长批改,组长把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汇报,针对共性问题全班订正。③教师部分批阅与全班讲评方式。对学生理解难度较大、运用性较强和开放性作业题,可采取教师部分批阅与全班讲评的方式,教师结合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与抽查效果,如果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不高、效果不佳时,在自习课上老师逐题讲解评析,重点分析解题的思路、方法、技巧等,强调关键的解题步骤和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及导致错误的原因。④原因纠错与评价激励结合的方式。不管采用上述何种方式批改作业,在学生纠错作业时,一改常用的重新解答原题方式,我都要求学生用红笔在原题纠错,那一步出错就把正确答案写在旁边或下边,在旁边注明出错的原因,哪怕是自己疏忽也要提醒自己以后在这方面要注意,以及正确解答应用的知识点。 |
||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
1.课题研究理论素养相对较薄弱,对课题的理论构建能力显得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与培训。 2.繁重的事务,课务,使我不能有更充足的精力投身到教育教学研究之中,给研究工作的深入带来困难。研究不够深入,不够重视平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解决思路: 1、请教参加过课题研究的老师给予指导。 2.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实验,注意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3.及时总结成功的做法,交流、推广经验,发挥课题研究的示范作用。 |
||
能否按期结题 |
能够按期完成。 |
||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