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作业批改有效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2014-05-05 09:18:16)
标签:
教育课题 |
分类: 课题报告 |
初中数学作业批改有效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立项号 |
XKT20140309 |
课题名称 |
初中数学作业批改有效策略研究 |
|
负责人 |
王培辉 |
所在单位 |
旬阳县关口初级中学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作业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来说,做作业是一个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也是培养自学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批改作业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教师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发现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合理安排下一段教学的重要依据,提高作业批改质量对提高教学效率至关重要,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能够检查教学效果,能及时地反馈学生学习信息,是查缺补漏的重要环节,可以达到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学习积累的作用。作业的批改对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技能,更是一门艺术,素质教育中探讨作业的批改问题、指导学生作业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钻研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教学中作业的批改普遍存在着一些弊端,有的教师批改作业没有针对性或不符合学生实际,成为无效作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批改工作量大,但收效甚微。 2、作业批改不及时。 3、作业批改评价简单化、主体单一化。 4、作业批改、评价时态度情绪化。 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主要探索提高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实施途径。通过研究,探索出作业批改有效性的标准,影响作业有效的因素,促进数学作业有效的方法与策略,从而确保作业的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素质,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提高学生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对初中数学作业批改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探索出作业批改有效性的标准,影响作业有效的因素,促进数学作业有效的方法与策略,从而确保作业的有效性。 1、作业:为了实现课程目标,由教师根据教学过程的要求指定由学生去完成的练习或其他活动。 2、作业批改:批改作业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反馈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调节学生学习的行为,也可以调节教师施教的行为。作业批改是师生、生生交流信息、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教师既是布置作业的主体,也是批改作业的主体,所以教师应认真、及时、准确、高效地批改学生作业。 作业的批改包括两个环节:批作业和改作业。作业的批改涉及批改的目的、批改用时、批改方式等。批改作业的功能有反馈、监督、评价;批改作业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相应的批改方式。 3、作业批改有效性:完成作业批改活动和达到完成作业批改结果的程度。通过作业批改及反馈,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一)课题实施的保障措施: 1、本人担任一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且班级人数较少,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 2、学校大力推进校本研修工作,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学习的模式为研修提供理论指导,且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能够检查教学效果,能及时地反馈学生学习信息,是高效课堂的延伸。有利于本课题的顺利实施。 (二)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4.3—2014.4) 从本班学困生的实际出发,查阅资料,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制订课题的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对象,课题申报。 2、研究阶段:(2014.5-2014.10)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效果,探索符合我班实际的特色作业批改模式。 3、总结阶段:(2014.11-2014.12) 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及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分析,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报告,发表论文,做好结题前的准备工作。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1、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减少或避免重复机械的练习,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数学成绩的提高。 2、形成了符合我班实际的特色作业批改模式。 3、成果形式:结题报告、论文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