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步韵悟清《感怀》
(2021-12-17 07:08:20)
标签:
佛学文化休闲生活 |
分类: 酬答篇 |
七律
步韵悟清《感怀》
黄卷青灯咬菜根,参禅打坐染香人。
离尘认作投金瀨,度己探寻析木津。
苍狗驱云徒弄影,霜松照水自修身。
忘忧忘我忘机瓮,无累无猜无苦辛。
悟清:感怀
清净而今遍六根,焚香幸作佛前人。
已知性海须登岸,且向恒河试问津。
口藏谁传弥勒法,心灯自照女儿身。
痴情一点消难尽,吟到诗篇忘苦辛。
作者简介:悟清,清代江南吴郡女僧。字石莲,俗姓翁,丹徒(今属江苏省)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1820年前后在世。父母早亡。其姊为尚书和琳(首辅和珅胞弟)宠妾,遂依其姊。和琳死于军中,其姊身殉,遂南归。主女诗人骆绮兰家。大诗人赵翼赏其才,曾赠七古诗一首。骆氏病殁,翁氏祝发为尼,讳悟清,不知所终。
说明:悟清身世甚为凄苦,遭遇极其坎坷,直到皈依佛门,祝发为尼,她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最后的归宿。这两首七言律诗,正是抒写悟师虔诚向佛,斩断世缘后的诸多感慨。见惯盛衰兴废,有了今昔对比,悟清的心绪自然是澄净而超脱的。诗写得感情浓郁,情绪饱满,令人深思回味。
注释:
清净:佛家语。谓远离罪恶与烦恼。
六根:佛教谓眼、耳、鼻、舌、身、意六者为罪孽根源。眼为视根,耳为听根,鼻为嗅根,舌为味根,身为触根,意为念虑根。
佛前人:佛门弟子,此指僧尼。性海:佛教指真如的理性深广如海。恒河:河名。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流经印度、孟加拉,汇入孟加拉湾。为印度第一大河,亦系世界著名大河。因佛祖释迦牟尼为古印度人,故此以印度大河喻佛法之河。
问津:问路。
口藏:谓释迦牟尼的佛法最初乃口口相传。
弥勒:佛名。弥勒法即指佛法。
心灯:佛教语。犹言心灵。谓虽处于静默中而神思明亮如灯。
痴情:深爱之情。此处指对尘世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