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步韵太虚《赠虚云和尚》
(2021-12-29 07:56:47)
标签:
佛学文化休闲生活杂谈 |
分类: 酬答篇 |
七律 步韵太虚《赠虚云和尚》
玩世枭雄竞倨横,争相礼拜孔方兄。
兴风作浪登云路,失格翻船走麦城。
败者垂头多恶梦,赢家炫富秀虚荣。
贪心自昧阴阳数,公道不赊日月情。
太虚:赠虚云和尚
鸡足高峰云岭横,投师三友弟呼兄。
雨花瓶钵经千里,田水袈裟纵百城。
今日魔宫将震动,他时法筵定增荣。
智人已识登三佛,愧我无能觉此情。
钵化千家粥,衣飘百衲情。(夢音先生雅评)
芒鞋云水路,锡杖拨榛荆。(易道如歌续貂)
作者简介:太虚(1889-1947),现代上海玉佛寺僧。法讳唯心,字太虚,号悲华,以字行。俗姓吕,名沛林,崇德(今浙江省桐乡县)人。年十六,出家于苏州小九华山,同年往宁波天童寺依寄禅受戒。喜阅康有为、梁启超、邹容著作,向往进步。1911年于广州白云山双溪寺任住持。此寺成为南方革命党人据点。期间有凭吊黄花冈烈士诗。民国立,任浙江杭州净慈寺住持,与杨仁山于南京创中国佛教协进会,后并入以寄禅为会长的中华佛教总会。寄禅示寂后,继任佛教总会领导,于寄禅追悼会上提出“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参与创建觉社,长期主编《海潮音》月刊。创办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世界佛学院、汉藏教理院。抗战胜利后,任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主任。1947年3月17日圆寂于上海玉佛寺。主要著作被门人辑为《太虚大师全书》。
说明:虚云和尚为当代禅宗高僧。此诗为太虚大师早年作品,写于其二十岁之前。大师认识云老和尚很早。公元1905年中,太虚依寄禅和尚于宁波天童寺时,云老和尚应寄禅电邀,于1906年春回国,同寄禅一同赴京上诉,此时太虚正在寄禅和尚身边。太虚尊重云老和尚为一代尊宿,知其正在重兴鸡足山迦叶道场,不胜钦佩,
乃写此诗呈赠云老和尚,以表崇敬之意。诗中热情地赞扬了云老和尚恢复丛林,万里弘法,广开法筵,博学多才的高风亮节,丰功伟业。诗写得很谦虚,很真诚,很有热情。
注释:
鸡足:鸡足山。在今云南省宾川县西北,山顶有迦叶石门洞天,传为佛弟子迦叶守佛衣以俟弥勒处。
投师句:指作者当年投依寄禅和尚时,云老、寄禅、太虚三人一同赴京上诉,虽然三人年龄相差甚大,却以同道兄弟相称。太虚年仅十六七岁,自然称云老和尚为道兄。此亦见云老之胸怀度量。
雨花:雨水与雪花。
瓶钵:饮食用具,代指僧人出行。此句谓云老和尚行经千里去弘法,倍受雨雪风霜的自然气候之苦。另此处雨花二字尚暗用“佛祖说法,天女散花”之典,谓云老和尚一瓶一钵去弘法讲经乃是秉承佛祖的旨意行事。
田水:即田衣,又名水田衣。袈裟的别称。因多用方形布块缝缀而成,似水田的界画,故名。也叫百衲衣。纵:本意腾跃,引申为奔驰,奔波。
百城:极言所经历的城市众多。
魔宫:泛指天魔邪鬼的居处。
法筵:僧人讲说佛法的坐席。
智人:明智者,聪明人。此处指云老和尚。
已识:已经达到洞悉佛法真谛的境界。
三佛:此指佛学最高境界,即佛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