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步韵清恒《重登摄山寻练塘墓》
(2023-04-08 06:58:28)
标签:
佛学文化休闲生活 |
分类: 酬答篇 |
七律 步韵清恒《重登摄山寻练塘墓》
坟地堪称颖上田,浑然大隐已无前。
平生故事由人忆,西去孤魂且自怜。
清昼观天迁候鸟,玄宵望月坠明泉。
空中闻得恒公语,唱和如如托杜鹃。
清恒:重登摄山寻练塘墓
江左诗僧有墓田,最高峰后许庄前。
名称殁世知何用,祭到无人亦可怜。
六代云山遗旧迹,一生风月付寒泉。
多情还是南徐客,岁岁春风泣杜鹃。
作者简介:清恒,字巨超,号借庵,清代江南镇江定慧寺僧。俗姓陆,桐乡(今属浙江省)人。他才思清旷,年登大耋。与同时大名家袁枚、王文治、赵翼、洪亮吉、阮元诸人交游唱酬。曾云游天台、雁荡、洛伽、黄山、九华诸佛教名胜。晚年住持焦山定慧寺。长于诗文,是当时名重一时的江南诗僧。其诗格调高古,笔力雄健,辞语精炼,意味深沉。有诗集名《借庵诗钞》。洪亮吉为作序。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1771年前后在世。
说明:摄山即栖霞山,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南,为佛教名山,有栖霞寺。练塘为著名诗僧达瑛的字号。练塘殁后葬栖霞山之许庄,
洪亮吉为题墓碣曰:江左诗僧练塘之墓。洪稚存、顾弢庵、陈芗泉屡吊其墓。恒公与练塘
达瑛为至交好友,不仅同学佛道,兼亦共习诗文。练塘殁后,恒公年年前往栖霞扫墓。此次再到栖霞山,在练塘达瑛墓前祭扫并作此诗。诗中既描绘了练塘墓畔的荒凉景色,更抒发了恒公对岁月无情,世事变幻的感慨,对一代诗僧身后寂寞的遭遇深表惋叹。诗写得很委婉,很有感情。
注释:
江左诗僧:指练塘。
墓田:墓地。
许庄:栖霞山区地名。
殁世:终身。同没世。
六代:南京为六朝古都。六代指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一生句:谓 一生的美景风光都像冰冷的泉水一般流逝而去。
南徐客:指作者自己。南徐为旧州名。晋室南渡后侨置徐州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南朝宋元嘉八年(公元431年)以江南晋陵地为南徐州,仍治京口,历齐、梁、陈,至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废。清恒住镇江焦山定慧寺,故自称南徐客。
岁岁句:谓年年来此扫墓,于春风中听杜鹃鸟的悲泣啼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