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步韵元璟《漂母祠》
(2021-10-22 08:10:55)
标签:
佛学文化休闲生活 |
分类: 酬答篇 |
七绝 步韵元璟《漂母祠》
世俗人情万古存,心明事理善生根。
登堂默识君臣礼,养子方知父母恩。
元璟:漂母祠
漂母祠堂古尚存,萋萋衰草带城根。
汉家斗大黄金印,争及当时一饭恩。
不了三生事,常怀一念仁。(夢音先生雅评)
读经难证业,顺孝即超尘。(易道如歌续貂)
作者简介:元璟,清代江南鄞县天童寺僧。字借山,又字红椒,号晚香老人,初名通圆,字以中,平湖(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不详,大约公元1680年前后在世。他早年出家,悟性空灵,由儒入释,儒释兼通,勇猛精进,虚怀问道。曾游历南北,足迹半天下。曾于杭州结“西溪吟社”,与同代名家沈德潜、王士祯、惠士奇、朱彝尊等交往切磋,诗名甚著。于诗道颇用心力,其诗才情清俊,沉雄开阔,颇具烟霞神韵。曾以诗受知康熙帝,诏居京师,作有《京师百咏》。多年始放归。晚年住家乡浙江平湖东门外当湖畔之化成庵。有《完玉堂集》等。
说明:漂母祠为古祠堂名,祭祀一位在河边漂洗衣物的老妇,即漂母。秦朝末年,韩信家贫无依,钓于淮阴城下河边。漂母见信饥甚,施以饭食。后韩信投项羽,依刘邦,建功立业,爵封楚王。乃返故里,召漂母并赐千金。后人感漂母之义,为之立祠。故址在淮阴(今属江苏省)城郊,早废。璟公此诗站在更高的角度,歌颂了漂母这位平凡的老妇人的慈良忠义品德。璟公将漂母的施饭之恩与韩信的王侯爵位相比,扬前抑,其中更有深意。这首诗告诉我们,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其实算不了什么,真正可贵的是人性的忠善。这也正是璟公自己所钦崇和追求的目标。诗写得很明朗,很流畅,很有力量。
注释:
城根:城墙外边。
汉家:指刘邦所建立的汉王朝。
斗大:像斗那么大,极言其大。
黄金印:韩信仕汉,拜大将军封楚王改淮阴侯,均位高名显,官印自然也大于普通官员。印指为官者所持图章、印信。按等级可称为玺、宝、印、章等,统称为印。
争:怎。
一饭恩: 施予一碗饭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