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步韵南潜《宫人入道和唐人》
(2021-09-13 09:00:07)
标签:
佛学文化休闲生活杂谈 |
分类: 酬答篇 |
七律 步韵南潜《宫人入道和唐人》
鼓响渔阳动杀声,六军不发起纷更。
九回肠断摧眉蹙,长恨歌悲插翅行。
丽质天生招大祸,帝王心碎弃阿琼。
马嵬坡下香魂灭,倾国羞花欠谥名。
南潜:宫人入道和唐人
听断昭阳鼓吹声,道家衣向御前更。
已抛团扇三秋怨,却胜琵琶万里行。
留锦只谋装秘籍,买丝还拟绣飞琼。
天家异日赍香使,白发宫奴记旧名。
作者简介:南潜,明末清初江苏苏州灵岩寺僧。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1645年前后在世。字宝云,
又字月函,号月岩。俗姓董,名说,字雨若,号俟庵,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明贡生。明亡,入苏州灵岩山,从继起大师披剃受戒。助继起与熊开元、沈麟生共举抗清,事败。虽出家,仍嗜文字,与黄周星、徐枋、金俊明、顾岑、顾有孝、徐崧、韩曾驹、巢鸣盛、张履祥等遗老共唱和。著有《易发》、《甲申野语》、《梦史》、《残雪录》、《拂烟集》等书三十余种。
其诗清淡荒远,思路手笔俱不凡,然有时失之偏颇。又工书,草书尤为奇逸。
说明:诗题中宫人指杨玉环。杨玉环(719-756),唐蒲洲永乐(今山西省芮城县西南永乐镇)
人。晓音律,善歌舞,初为寿王妃,后为女道士,号太真。入宫后,得玄宗宠,封为贵妃。姐妹皆显贵。堂兄杨国忠为相,败坏朝政。安禄山乱起,玄宗出奔,至马嵬坡,六军杀国忠,玉环亦被迫缢死。潜公此诗即叙述这一段史实,并以之追和唐人诗意。此处唐人当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他在其著名叙事长诗《长恨歌》中对唐玄宗与杨玉环爱情悲剧作了极为生动形象的描述,而潜公这首诗仅记录这段史事的一个片断:杨玉环为寿王妃时,被唐玄宗看中但不便直接带回宫去,遂命其先入庙为女道士,然后从道观中接回皇宫。这个片断便是记叙杨玉环奉玄宗之命,在皇帝面前改着道装,等待日后以女道士身份入宫的情形。诗写得很委婉,很细腻,确有唐人诗风。
注释:
昭阳:宫殿名。汉武帝时后宫八区中有昭阳殿,汉成帝时赵飞燕居之。后世文学作品中多以”昭阳“指皇后之宫。此处乃借指唐玄宗时的皇后之宫。暗喻杨玉环思欲成为玄宗的皇后。
鼓吹声:击鼓吹弹的歌舞之声。
道家衣:即道士服装。
御前:皇帝面前。
更:更衣,换衣。
团扇:也叫宫扇。宋以前称扇子,都指团扇而言。因其形圆如团圆之满月,故名。
三秋怨:犹言深秋之怨。时当深秋,炎暑净尽,团扇属被弃置之物。旧时常用团扇被弃比喻美人年长色衰被冷落甚至抛弃的命运。此句谓杨玉环认为自己不会遭遇被弃的命运。
却胜句:谓还要胜过王昭君怀抱琵琶万里远嫁匈奴之事。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为汉元帝时宫人,因汉与匈奴和亲,出嫁匈奴,事两代单于。终葬其地,其墓称昭君墓,又称青冢,至今犹存,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
锦:锦绣绸缎。
秘籍:亦作秘籍,指罕见之书。
琼:有二解,一指琼姿,即瑰丽的容态,常用以形容梅花;二指琼枝玉叶,常用以形容皇室子孙。二义皆通。
天家:皇帝,指唐玄宗李隆基。
赍[j]:付与,送与。
香使:指宫廷使君。
旧名:即杨玉环。杨入道后名为杨太真。此句谓皇帝将派人来接杨玉环入宫,称的是杨的旧名,而不是称道名,意谓从此又还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