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步韵戒显《登黄鹤楼》

(2021-09-26 07:33:12)
标签:

佛学

文化

休闲

生活

分类: 酬答篇
七律 步韵戒显《登黄鹤楼》
抚今追昔枉凝眸,黄鹤难寻只剩楼。
寒信有情鸿北起,大江无语水东流。
斜阳拨雾开遥眼,故事盈怀对晚秋。
争可辨明因与果,不堪相度每摇头。

戒显:登黄鹤楼
谁知地老天荒后,犹得重登黄鹤楼。
浮世已随尘劫换,空山仍入大江流。
楚王宫殿铜驼卧,唐代真仙铁笛秋。
极目苍茫渺何处,一瓢高挂乱云头。

寒月铜驼淚,斜陽铁笛秋。(夢音先生賞評)
商音摧素葉,淫氣蝕吳鉤。(易道如歌續貂)

作者简介:戒显(1610-1672),明末清初江西建昌云居山僧。号晦山,灵隐具德弘礼禅师法嗣。 俗姓王,名瀚,字符达,娄东(今江苏省太仓县)人。家世巨族,以儒为业。及长,为诸生之冠。明思宗崇祯十七年(公元 1644年)清兵攻入燕京,明亡。显公得讯,尽焚平日所习诗文制艺,舍俗出家。依佛门泰斗千华三昧老人,受具足戒。参具德弘礼禅师,得法为嗣。 入匡庐,挂单于东林、西林、圆通、归宗诸名刹。清世祖顺治八年(公元 1651年),应聘由 庐山归宗寺转云居山真如寺,任住持。于此兴残起废,易故鼎新,先后六年,重现唐宋祖庭 道场。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移住湖北黄梅双峰寺,主持和发展四祖道场。清圣祖康 熙六年(公元1667 年),继弘礼禅师住持浙江杭州灵隐寺,主修《灵隐志》,审阅《云居山志》。圆寂后,葬衣冠于西湖灵隐,其灵骸归葬云居山,塔墓至今犹存。显公家世书香,出身名士,兼通儒释,学殖渊博。著作丰富,主要有《云居赋》、《云居锻炼说》、《匡庐集》、《楚游录》、《现果录》等。
说明:黄鹤楼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北端。这首七言律诗是显公诗歌代表作品。本诗借黄鹤古楼千年屹立,阅尽世事沧桑,借万里长江亘古长流,淘尽千古人物,来寄寓显公自己深沉的国亡之恨,家破之仇。诗写得慷慨悲壮,雄浑有力,很有气势和力量。即使在历代咏黄鹤楼的诗歌中,亦可称得上为上乘佳作。
注释:
地老天荒:亦作天荒、天荒地老,比喻时间久远。宋杨万里《谒永佑陵归途游龙瑞宫 观禹穴》诗有句”禹穴下窥正深里,地老天荒知是非。“即此意。
浮世句:谓尘世间已经 改朝换代了。此处尘劫借指明亡清兴。
楚王宫殿:代指朱明王朝。
铜驼:典故。西晋索靖 有远见,知天下将乱,指着洛阳宫门前的铜驼说:将会看到你在荆棘丛中。
唐代真仙:指吕洞宾。传为唐京兆人,名岩,咸通中及第,曾任县令,后修道于终南山。元明以来称为八仙之一。传说他曾登临黄鹤楼,并在楼头吹铁笛。
极目句:谓极目远眺,远处是一片苍 茫,不知通往何方。
一瓢:出家云游僧人所用取水盛水之具,此处以之代指僧人,即显公自己。此句谓自己就此隐居于荒山野岭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七律·秋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