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步韵栖壑《新创云顶山房》
(2021-08-09 18:48:53)
标签:
佛学文化休闲生活 |
分类: 酬答篇 |
七绝 步韵栖壑《新创云顶山房》
辟居宜见鹊河流,鸟道浑然过岭头。
静室朝阳如洞府,云帷石榻置瀛州。
不风流处也风流,占得湖山云上头。
若问云山何境界,门前有水到端州。
作者简介:栖壑(1586-1658),明末清初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法名道丘,字离际,号栖壑,又号云顶和尚,以号行。俗姓柯,顺德龙山(今广东省顺德市)人。壑公初从憨山德清大师,得法为嗣。至杭州云栖寺,受莲池袾宏大师净土宗教义,得衣钵。于广州法性寺受律宗具足戒。故壑公禅、净、律三宗俱善,在明末佛教界享有崇高地位。明思宗崇祯九年(公元1636
年),壑公至广东肇庆鼎湖山,将山上原小庵扩建为今之庆云寺,成为该寺开山祖师。
说明:云顶山房在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后山,是栖壑禅师禅修的静室,今已废。壑公在创立鼎湖庆云寺之后,于寺后为自己建了一座小斋室,供自己独自修行所用,这很平常。山房建好之后,壑公又写此七绝作纪念,这也不奇怪。我们看看这首诗,一落笔便富含哲理,气势不凡。本意是躲在后山无人处闭关自修,绝无风流可言。而壑公却说是也风流,可见他另有一番见地。能于不风流处得风流,何事不可为,何路不可通,何道不可达呢?这道理就像门前的泉溪,通往鼎湖,通往端州,通往西江,通往大海。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一代高僧的宽广胸怀和宏大志愿尽皆表露无遗了。
注释:
风流:谓英俊杰出而又有风韵气派。
端州:地名。隋以高要郡置,后改为信安郡,唐复为端州,宋废。今为广东省高要县。境东南有端溪,出砚石,所制砚即称端砚,极有名。
前一篇:七律·答战友(四六)
后一篇:五律·闲聊养生(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