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易道如歌
易道如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9,387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步韵惟安《七言偈》

(2021-07-23 18:37:46)
标签:

佛学

文化

休闲

生活

杂谈

分类: 酬答篇
七律 步韵惟安《七言偈》
五绝风光唤子还,悬湍三瀑似银湾。
开荒植树施甘露,建寺登坛拓福山。
年迈精神依旧在,情真爱悯不阑删。
专心佛法终无憾,快意传灯未得闲。
五绝三瀑:黄山之代表性景观。银湾:银河。阑删:衰减。

惟安:七言偈
勤苦多年行脚还,随缘且住此溪湾。
空流野翠围茅屋,林幻烟霞写故山。
风撼树摇尘不集,雨淋竹长影堪删。
既知流水流无住,正好休心到处闲。

未闲行脚眼,无住绕林溪。夢音先生雅评)
云水居其所,窥知便破迷。(易道如歌续貂)

作者简介:惟安(1546-1625),明代后期安徽黄山慈光寺僧。号云亭,又号普门,俗姓奚,眉县(今属陕西省)人。幼孤贫,早出家。具戒后遍叩宗师。三十余年来往少林、五台、普陀诸大道场。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登黄山,创法海禅院,皈依者众。四年后游京师,声达禁苑。明神宗及李太后、郑贵妃、太子等先后赐佛牙、金佛、金经、金钵杖、紫衣。奉敕回黄山建护国慈光寺。卒葬黄山慈光寺后。曾自撰行迹二卷,附于《黄山志》后。安公为人清贫刻苦,孜孜于黄山寺院、道路的兴建。现存诸多黄山古建筑,多经其手。亦能诗,惜多不传。
说明:这是安公登黄山观瞻游览,决意长隐于此时所作七言律诗。诗中既赞美了黄山瑰伟雄奇的自然风光,也表达了自己希望安定下来修行的愿望。事实上,安公入黄山时虽已年过花甲,其后近二十年时间,正是他一生中最辛苦最忙碌的时期。他不仅主持创建法海寺、文殊院、慈光寺及许多登山进寺的道路,而且开堂说法,广结人缘,皈依者极众,乃至食菜饮水时皆有徒众相随问道。当然,安公再忙,心里也是快乐而充实的。开辟道场,广度众生是他的初衷本愿,结果呢,他又成了早期的黄山开发者。
注释:
行脚:指僧道为参学瞻礼朝山而周游各地。
空流句:谓空旷之处到处是翠绿草木,围绕着隐居的茅屋。
林幻句:谓林中烟霞变幻,有如旧隐之处的山水。
删:修剪,整理。
流无住:无休无止地流。
到处:处处,时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