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步韵德清《龙泉关》
(2021-04-24 07:55:42)
标签:
佛学文化休闲生活 |
分类: 酬答篇 |
五律 步韵德清《龙泉关》
剑气冷森森,层峦布羽林。
雄关犹险固,隘路更崇深。
草木还新绿,风云过大阴。
坚严成已往,慨忆不堪吟。
德清:龙泉关
策杖烟霞外,重关虎豹林。
路当崎曲险,山入寒垣深。
惨淡黄云色,萧条落日阴。
边笳如怨客,呜呜岭头吟。
作者简介:德清(1546-1623),明代江西庐山五乳峰僧。无极明信法师法嗣。字澄印,号憨山,俗姓蔡,全椒(今属安徽省)人。年十七出家,年二十五受戒。历参法会、明信、遍融、笑岩诸大德。明神宗万历初年(公元1573年)游五台,爱其憨山奇秀,遂以为号。后于山东崂山建海印寺。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以私造庙宇罪充军雷州,五年得赦。在粤住曹溪宝林寺,大兴禅宗。赦后游武昌、黄梅,于庐山五乳峰静住,专修净业。晚年复返曹溪。圆寂后,塔全身于曹溪,今其肉身犹存南华寺中。清公学识渊博,宗说兼通,主张释道儒三教一致。著作极为丰富,主要有《憨山梦游集》五十五卷、《憨山语录》二十卷,又有《法华通义》、《楞伽笔记》及注解《庄子》、《老子》、《中庸》等。与紫柏真可、莲池袾宏、藕益智旭并称明代四大高僧。
说明:泉关为万里长城上一个重要关隘。在五台山东南六十里,东距河北省阜平县七十里。有上下两关,相距二十里。下关为明英宗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建,明景帝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又于其西北建上关。其西为长城岭。关之南北,沿山曲折,各数百里,有隘口六十余处。清公在赴五台山时路过龙泉关,见此万里雄关一片苍凉荒芜,颇生感慨。这首五言律诗,很精炼地概括了这座关隘的形势风光,而这一片荒凉的风光正衬托出清公长途跋涉的艰苦行程。诗写得很沉郁。很深挚,有一种雄浑而又悲壮的韵味。
注释:
策杖句:谓拄着手杖在山林外行走。
重关:即指龙泉关。此句谓龙泉关密林中多有虎豹。
崎曲:崎岖曲折,形容山路的难行。
寒垣:既指因山高而气温寒冷,亦指因无人来往显得寒凉孤寂。垣指龙泉关的关墙。
惨淡:凄凉的景象。
萧条:寂寥,深静。
笳:古管乐器。汉时流行于西北少数民族间。其音嘹亮悲壮,很能撼动人心。
草木雄关绿,风云夕日黄。(夢音先生雅评)
凭临生感慨,一叹九回肠。(易道如歌续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