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步韵道衍《京口览古》
(2021-05-19 07:42:55)
标签:
佛学文化休闲生活 |
分类: 酬答篇 |
七律 步韵道衍《京口览古》
雨过三山解旱干,斜阳寂寂暮云残。
桃梨绽放香风暖,莺燕波迁倦鸟寒。
遥想春秋观铁塔,静思吴蜀笑鸡坛。
眼前花障宜忘却,故事尘封耐踩看。
三山:指金山、焦山和北固山。鸡坛:交友拜盟。
道衍:京口览古
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雕残。
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
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
萧梁事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
作者简介:道衍(1335 一
1418),明初北京庆寿寺僧。字斯道,号独庵,又号逃虚子,俗姓姚,名天僖,长洲相城里(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元末削发于本乡妙智庵。从道士席应真习兵家机事,尽得其学。洪武初,以高僧应征。赴北京入侍燕王府兼住持庆寿寺。靖难兵起,赞助机宜,尽展其才。成祖即位,欲计功授官,固辞。授僧录司左善世,兼太子少师,辅太子于南京监修明太祖实录。御旨复姓,赐名广孝,令蓄发还俗,坚不从命。病笃,成祖亲驾临视,问后事。终逝于北京庆寿寺。赐葬房山县(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北。成祖亲撰碑文,追封荣国公,谧恭靖。著作有诗集《独庵集》、诗文总集《逃虚子集》。
说明:道衍为明初有行高僧,恪守僧律。明成祖再三令其还俗为官而不从。死时被迫封赐谧,极享殊荣,具有很特殊的僧俗双重身份。同时,他也是明初诗文名家,为诗人高启的“北郭十友”之一。高启称其诗文“险易并陈,浓淡叠显,能兼采众家,不事拘狭”。道衍诗中有不少抒情怀古之作,大都感情沉郁,胸怀悲壮,言简意赅,意趣幽远。这首《京口览古》回顾魏晋之后、隋唐之前南朝的历史,写得极其深沉雄浑。堪称为其中代表作。京口为古城名。
注释:
谯橹:城门上的守望楼。
烟花:本意为雾霭中的花,此处泛指春景。
五州山:京口附近山峰名,具体地址待考。
万岁楼:京口古楼阁名,具体情况待考。
铁瓮:铁瓮城,指江苏省镇江市子城。相传为东吴大帝孙权所建,其坚无比,故称铁瓮。或说镇江子城深狭,其状如瓮,故名。
金坛:县名,即今江苏省金坛县。明清皆属镇江府。
萧梁事业:指南北朝时南朝之梁王朝,为梁武帝萧衍所创。
北固:指北固山。
剑铁春秋乱,血花莺燕迷。(夢音先生雅评)
探幽寻故迹,吊古赋新题。(易道如歌续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