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步韵梵琦《居庸关》

(2021-06-24 18:22:02)
标签:

佛学

文化

休闲

生活

分类: 酬答篇
七律 步韵梵琦《居庸关》
遗迹如窗觅事踪,蓟门要塞忆勋庸。
筑城徐达铭千古,守土军兵苦万重。
但见今朝花漫谷,不知昔日血流峰。
加强武备和平久,止戈还须夺命龙。
夺命龙:五代时军中称剑的专门隐语。

梵琦:居庸关
天畔浮云云表峰,北游奇险见居庸。
力排剑戟三千士,门掩山河百二重。
渠答自今收战马,兜铃无复置边峰。
上都避暑频来往,飞鸟犹能识衮龙

作者简介:梵琦(1296-1371),元末明初浙江嘉兴本觉寺僧。字楚石,小字昙曜,号西斋老人。俗姓朱,明州象山(今属浙江省)人。九岁出家,得法于径山元叟行端。赐号“佛日普照慧辩禅师”。洪武初,诏征江南高僧,建法会于蒋山,位居第一。住南京天界寺,三年卒。归葬海盐天宁寺,学士宋濂为作塔铭。琦公博学高行,宗说兼通,禅寂之外,专志净业。有《西斋净土诗》数百首。
说明:居庸关,为我国万里长城上重要关隘,古称九塞之一。在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北军都山上,军都山古称居庸山,故称居庸关。北朝齐时称纳款关,唐时称蓟门关。两山夹峙,悬崖峭壁,地形极为险要。旧时有“燕京八景“,其中之一为“居庸叠翠”,即指此。又军都山亦称八达岭,故也常称八达岭居庸关。现此关及其两端长城已经大规模修葺,可供游人攀登游览。现在,中外游客来北京登长城者,亦皆指登八达岭居庸关及其两端之长城也。琦公当年也曾登居庸关。那时长城也早已失去军事边防的重要意义,但作为古代建筑的雄关,其气势犹在,风景依然。诗写得很大气,雄浑刚劲,甚有力度。
注释:
天畔:犹言天边。
表:本意为表现,表明,此外兼有衬托,托起之意。
剑戟:剑与戟,泛指各种武器。此句意谓有此雄关,可抵御三千全副武装的敌军。
百二重:一百二十层。极言居庸关护卫内地的重要作用。又据传长城共有一百二十座关口,故称百二重,百二重即一百二十关。
渠答:守城御敌的战具。《墨子•备城门》载有“城上二步一渠,渠立程, 丈三尺,臂长六尺;二步一答,广九尺,袤十二尺。”
兜铃:通常写作兜零,一种特制的笼子,置薪其中,举点烽火的用具。
上都:本意指京师,首都。此指上都城,为原蒙古国开平府,元中统五年(公元1264年)加号上都。治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兆乃曼苏木。
衮龙:衮本为古代帝王和公侯们所穿的礼服。衮龙则专指帝服,此处又代指帝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