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步韵梵琦《漠北怀古》
(2021-10-18 16:28:03)
标签:
佛学文化休闲生活 |
分类: 酬答篇 |
五律 步韵梵琦《漠北怀古》
入望追思远,悼亡千万兵。
孤鸿过野岭,晚籁泣残城。
国弱边关险,斗斜霜月明。
硝烟虽已熄,荒冢泛悲情。
梵琦:漠北怀古
旷野多遗骨,前朝数用兵。
烽连都护府,栅绕可敦城。
象胆随时转,驼蹄入夜明。
却因班定远,牵动故乡情。
白月寒磷火,黑坟凄鬼声。(夢音先生雅评)
阴风生地府,北籁述哀情。(易道如歌续貂)
作者简介:梵琦(1296-1371),元末明初浙江嘉兴本觉寺僧。字楚石,小字昙曜,号西斋老人。俗姓朱,明州象山(今属浙江省)人。九岁出家,得法于径山元叟行端。赐号“佛日普照慧辩禅师”。洪武初,诏征江南高僧,建法会于蒋山,位居第一。住南京天界寺,三年卒。归葬海盐天宁寺,学士宋濂为作塔铭。琦公博学高行,宗说兼通,禅寂之外,专志净业。有《西斋净土诗》数百首。
说明:琦公享寿七十六岁。从九岁出家以来,六十余年中,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虽然是典型的南方人,浙江象山人,但在北方边疆也有过相当时间的逗留。琦公写有《漠北怀古》诗二首,此选其一。漠北古时泛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这首描写漠北地区的怀古诗,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观感和认识。当然不仅仅是遥远边疆的异族风情,主要是诗中叙述的历史: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这一切都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年代,让我们沉思,遐想。
注释:
遗骨:指以前在此作战阵亡者的骨骸。
烽:烽烟,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也可以指战争,战乱。
都护:官名。汉置西域都护,督护诸国,以并护南北道,故号都护,本为加官。唐置六大都护府,统辖边远诸国,权任与汉同,但为实职。
栅:栅栏,这裹是指军事设施的篱栅。
可敦:我国古代鲜卑、蠕蠕、突厥、回纥、蒙古等族的最高统治者称可汗,其妻称可敦。此处以可敦代指可汗。象胆句:谓大象温顺胆小,不时更变行动方向。
驼蹄句:谓骆驼认识路径,夜里行进时看得很清楚。
班定远:即班超(33-103),东汉军事家、外交家。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率队出使西域,使西域五十余国获得安宁。班在西域三十一年,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
故乡情:怀念故乡之情。借班超事说自己事。公元103年,班超年逾七十,仍驻西域。其妹班昭以其年老,上书汉和帝,准其退休返回故乡。
前一篇:七律·晨步
后一篇:七绝·步韵宏仁《莲花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