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步韵无名僧《赠张伯雨》
(2021-03-18 07:15:25)
标签:
佛学文化休闲生活 |
分类: 酬答篇 |
七律 步韵无名僧《赠张伯雨》
权豪势要便为仙,枉法吹云欲蔽天。
午夜霹雷常入耳,棒香求佛未成眠。
高官不可坑黎庶,巨贾应思事福田。
披得人皮当自惜,寿终无愧化灰烟。
无名僧:赠张伯雨
久闻方外有神仙,只住华阳古洞天。
花径不曾缘客扫,石床今许借僧眠。
穿云去汲烧丹井,带雨来耕种玉田。
一自茅君成道后,几人骑鹤下苍烟?
作者简介:无名僧,元代游方僧。其法讳字号、生卒年月、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321年前后在世。
说明:张伯雨即张雨(1283-1350),元代道士,文学家。一名张天雨,旧名泽之,又名嗣真,字伯雨,号贞居子,又号句曲外史,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初为茅山道士,后住持西湖福贞观。元仁宗延佑七年(公元1320年)居开元宫。历主茅山崇寿观、元符宫。元惠宗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归杭,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仍提点开元宫。工诗,一时文人争与交游。有《句曲外史集》、《玄品录》等。据《南濠诗话》所载:张雨晚年居茅山,罕接宾客。一日,有野僧来谒,童子拒之。僧自称诗僧,要童子通报。童子通报后,张雨书唐杜甫诗句“花径不曾缘客扫”,使童子示僧。僧略不思索,足成全诗。末二句语涉讥刺,锋芒直指。张雨得诗大惊,立刻延入上坐。相谈甚洽,留连数日方别。据此可知,无名野僧实雅人也,诗写得很有韵味,很有诗意,惜未留其名也。
注释:
方外:世俗之外,也指神仙居住之处。
神仙:指张雨。
华阳:山洞名,在今江苏省句容县茅山中,相传南朝梁陶弘景即隐于华阳洞。此处以洞代指茅山。缘:因。石床:石制之床,坐卧可以祛热静心,僧道常有用之者。唐贾岛《赠无怀禅师》诗句“禅定石床暖,月移山树秋。”即取此意。
烧丹:即炼丹。
种玉:典出晋干宝《搜神记》。据说杨伯雍居终南山,常汲水于山岭上以供人饮。三年后,有一人饮后给其石子一斗,谓选好地种之可生玉,并可得好妇。杨种石果得玉。右北平徐公有好女,人求之不许。杨往求,徐言如得白璧一双方可。杨于于种玉处得白璧五双,遂聘徐女。此处仅指道士种植粮食药物。
茅君:指汉代道士茅盈。据说茅盈携弟茅衷、茅固隐今江苏省句容县句曲山,于此得道成仙,世号三茅君。此山亦随改名三茅山,简称茅山。茅君成为道家茅山派祖师。
骑鹤:指得道成仙。
苍烟:犹言苍穹、苍天,因天空有云烟,故称。
前一篇:七绝·步韵福州僧《绝句》
后一篇:七绝·步韵智及《示寿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