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步韵一初《和虞学士》
(2021-01-14 08:41:40)
标签:
佛学文化休闲生活 |
分类: 酬答篇 |
七律 步韵一初《和虞学士》
乐在参玄百不知,但观香客有何期。
匆匆竞逐朝山早,默默疑迷得意迟。
妄念为薪难煮酒,牢骚刺耳胜吟诗。
心如欲壑蛇吞象,梦醒黄泉待彼时。
一初:和虞学士
老却黄花客未知,回舟旬日漫相期。
龙江话月衔杯久,獭径看云步屧迟。
天地常悬司马记,山川有待杜陵诗。
锦囊收拾同谁读?侧耳蛩声入思时。
作者简介:一初,名仁,元代前期江西分宜福胜寺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296年前后在世。能诗。诗风温雅清俊,韵律柔和,意味深远,时有大名。此诗载
《袁州府志》。
说明:虞学士即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学者。字伯生,世称邵庵先生。崇仁(今属江西省)人。历官儒学教授、秘书少监、翰林直学士、国子祭酒、奎章合学士等。学问渊博,精通蒙语,主修《经世大典》,致成眼疾。病休回里寿终。其诗文素负盛名,为“元四家”之一。著作结为《道园学古录》。据《袁州府志》载,虞学士游览福胜寺,与初公相识。初公赠以此诗,虞学士大为称赞云云。这首诗还仅仅是初次见面的寒暄之语,表示了作者对虞学士景仰钦佩之情。诗写得很温馨,很有感情。
说明:据清同治《袁州府志》、乾隆《分宜县志》所载:虞集游分宜时,留宿福胜寺中。得初公所呈五言律诗,知遇方家,大为高兴。读过初公诗后,虞学士亦题诗一首,乃七律,索和初公。这首诗便是步虞学士诗韵所作和诗。诗中对虞学士殷切有待,希望虞学士能写出经世文章,写出传世诗文。当然,也希望虞学士再来福胜寺游玩。诗写得很深沉,很诚挚,很有深度,很有意境。附虞集诗:江头说与老僧知,玩水观山岂足期?白发自来无处所,黄花更老不嫌迟。炉烟绕座寒留宿,缺月窥禅夜诵诗。惟有峡中山石窟,千年几度见来时?
注释:
黄花:菊花。
客:指虞集。
旬日:十天。
漫:同谩:随便说。
龙江:分宜福胜寺前小河。
衔杯:谓饮酒。唐李白《广陵赠别》诗:“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即此意。
獭径:山獭行走之路,指幽僻小路。獭为兽名,有水獭、旱獭、山獭等多种,形似狗而小,其皮毛甚贵重。
步屧:指脚步。屧本为鞋的衬底,此处代指鞋,又引申为脚步,步行。
司马记:指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及其名著《史记》。
杜陵诗:指唐代大诗人杜甫及其所作诗篇。杜甫居杜曲,自称杜陵布衣,故以杜陵代指杜甫。这两句乃是期望虞学士能像司马迁、杜甫二人那样,写出传世经典作品。
锦囊:装诗文的锦袋,代指诗文。见唐李商隐《李贺
小传》载“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侧耳句:谓只有独自冥思,蛩声入耳时一个人读锦囊中的诗。
前一篇:七绝·步韵道英《绝句》
后一篇:七绝·步韵道潜《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