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步韵明本《天目山》
(2021-07-07 22:42:49)
标签:
佛学文化休闲生活 |
分类: 酬答篇 |
七绝 步韵明本《天目山》
群峰错落紫烟盈,景致牵神路不平。
有志危巅寻鸟径,万千缘理贵于行。
明本:天目山
一山未尽一山登,百里全无一里平。
疑是老僧遥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
天目开门户,山僧立地头。(夢音先生雅评)
锄荒消俗念。挥汗赋风流。(易道如歌续貂)
作者简介:明本(1263-1323),元代禅宗与净土宗著名高僧,浙江杭州天目山僧。号中峰,高峰古佛原妙禅师法嗣。俗姓孙,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为原妙禅师高足,禅、教、律、密、净诸法融通,晚年专修净业。延佑六年(公元
1319
年)元仁宗闻其道名,屡召不至,乃赐金纹伽藜衣,并赐号“佛慈圆照广慧禅师”。当时的丞相脱欢与翰林学士赵子昂、冯子振皆从其问法。先后住持杭州天目山、苏州虎丘寺、庐山东林寺诸大名刹。著有《怀净土诗》百首、《净土忏》、《中峰广录》等多种著作。其《中峰广录》全名为《天目中峰和尚广录》,乃集其全部作品而成,元代即已收入《大藏经》。亦能诗,诗风活泼多变,朴实明艳兼具,当时已享盛名。
说明:这是本公以自己所住之处天目山为题的一首七绝。诗写得浅显通俗,一看就懂。然而里面却又涵蕴着字面之外的另一层意思。表面上是说天目山群峰相连,山路坎坷难行,但又是那么漂亮。所以只宜入画,要爬上去可实在太难。同时却暗喻僧人修行往往说的容易,做起来却艰难,口里说得天花乱坠,到实际行动上却一事无成。当然这不完全是出家人中仅有的现象。无论是谁,都要言行如一,说到做到,唯如此,方可行事有成。这是本公对大家的方便开示。
前一篇:七律·答战友(十三)
后一篇:五律·闲聊养生(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