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步韵本诚《江亭晚秋》
(2020-10-25 16:47:12)
标签:
佛学文化休闲生活 |
分类: 酬答篇 |
五律 步韵本诚《江亭晚秋》
云闲游峻谷,山瘦倚清溪。
落日流金灿,归鸿振翅齐。
石头无喜怒,阶砌任高低。
入望千般静,忽闻猿狖啼。
本诚:江亭晚秋
藤枯摧老树,石裂碍深溪。
阴洞水声合,短垣松影齐。
涧回知径远,山迥觉梅低。
忽尔破孤寂,岭猿清昼啼。
作者简介:本诚,字道元,号觉隐,元代南方著名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290年前后在世。与笑隐大欣、天隐圆至皆以诗自豪,时相颉颃,号“诗僧三隐
”。其诗淡雅清隽,韵味悠远,极有意境。作品著录于《蓬窗日录》、《六研斋笔记》等书中。
说明:伫立江畔亭上,可望滔滔江水,亦可望绵绵群山。同题七绝,主要是写江河水景。这首五律,却主要是写山中景象。枯藤、老树、裂石、深溪、阴洞、短垣、回涧、迥山等等,无不透露出一种苍茫深邃、静谧安恬的意韵。打破这种孤寂的,仍然是山中之物,山中的猿啼声。这是一幅明丽凄清的画卷,一幅笔力雄劲的焦墨山水。也许,诚公望着这巍巍群山,看到了也想到了许多我们不曾看到想到的东西,一般来说,山是属于像诚公这样的出家人的。诚公更懂得山。
注释:
碍:这里为阻拦、截断之意。
阴洞:幽暗的山洞。
短垣:低矮的院墙。
回:指曲折回环。迥:远。
忽尔:忽然。
清昼:白天。按诚公于江亭晚望时,乃黄昏时刻,天尚未黑,故此写作清昼。
谷深秋水寂,山瘦暮猿清。(夢音先生雅评)
耳目无虚幻,个中别有情。(易道如歌续貂)
前一篇:七绝·步韵本诚《江亭秋晚》
后一篇:七绝·步韵永颐《天竺秋日》